|
|
|
|
|
|
|
|
|
|
 
首页 > “文学淮军”征文(第五季) > 娘的腊月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娘的腊月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2/4 9:43:5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石泽丰

这几天,北风刮个不停,气温持续下降。深夜,感觉身上的被子都不御寒了。那夜翻身之时,我猛然想到了娘。她一个人在乡下,寒意袭身,我不知她是如何度过这些夜晚的。前些日子,我打电话给她时,叫她早睡晚起:现在没有什么事了,早晨就多睡睡。不知娘是否按我说的去做了。

娘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我小的时候,腊月里的娘从没有早早地睡过。她白天忙着农活,夜间,坐在床沿上,总是一针一线地为我们缝补着衣被。小瓦屋四处漏风,就连用薄膜蒙着的小格子花窗也不例外,风往屋里钻,往我们的被褥里钻,那真是天寒地冻啊!娘扛着寒冷,扛着岁月的负重,为我们缝补着温暖,缝补着人间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那是寒冷与饥饿光顾人间的岁月,农村没有电,家家靠煤油灯照明,灯火如豆。这样的夜晚,我睡在娘缝补的老布被褥里,身底垫单下是一床破旧的棉絮,棉絮下是一层厚厚的稻草。这是入冬之前,娘翻晒好的。娘把一个装有热水的盐水玻璃瓶放在我的脚边,为我取暖,叫我好好睡觉,而她却做着针线活。

在我印象中,腊月之夜,娘多半是为我和姐姐赶制新年的棉布鞋。她把日常剪下的碎布拼凑在一起,然后用小麦浆糊将它们一层一层粘起来,做成鞋帮子和鞋底。刚粘起来的碎布鞋底在娘的手上有些松散,她就用细细的打底绳一针一针地拉紧。我看见用麻搓成的打底绳在针的牵引下,从鞋底的一面抵达另一面,然后又从另一面穿戳过来,抵达到这一面,再穿戳过去,如此往复。细密的针脚一圈一圈地走过,走成细小的生活之花,走至温暖双脚的幸福生活。针尖有时很难穿透糊着浆的鞋底,娘就将针尖在发髻上一擦,然后用戴在右手中指上的顶针顶。难纳的鞋底难不倒娘,生活的苦难不倒娘。娘最终用自己的韧劲和不屈击败了苦难,击退了寒冬。她用满手的冻疮换来了儿女的温暖,换来了儿女拥有新鞋过年而产生的喜悦,换来了儿女的春天。

进入腊月,娘开始为我们新年的食物做着准备。在那些公鸡叫头遍的凌晨,她穿衣起床,把前一天浸好的黄豆捞起来,和父亲一道添进石磨里。石磨在父亲的拉推之下,一层层洁白的豆浆从磨缝里争先恐后地挤出。娘一边向磨眼里添着黄豆,一边用手捏捏豆浆的粗细。豆浆磨好了,娘和父亲又开始起灶打豆腐。我和姐姐睡在床上,闻到了香气,便一骨碌地爬了起来。还没有等我们穿好衣服,娘就将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端到了我们面前。

生活有了些许甜度,是娘用劳作换来的。我们在娘的拉扯下,跌跌撞撞地长大了。如今,事情过去这么多年,尽管石磨早已不知去向,尽管娘老了,但我依旧常常想起那时的岁月,想到娘的腊月。现在机器代替了手工,批量生产再也不用人们为赶制新年的礼物而起早歇晚,我却怎么也感受不到农耕时代的气息,找不到腊月里乡村昔日的姿容。年轻一代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的方式进行网购,所需的物品被送快递的一一送上门,都不需要出门。这些时代发展的产物,一层一层地压下了乡村手工劳作的气息。

我总在回想,那些压在人生美好回忆里的压舱石,除了我们这一代人去打捞,我们的下一代根本无法体会。这让我常常愧对娘,愧对她把我养大成人。如今,我生活在城里,与妻儿相伴。父亲去世之后,娘独自生活在乡间,守着老屋,守着生命里一望而见的不远的未来。是啊!岁月多么无情,岁月将太多温暖的事和人封缄成一段历史,封缄成我不尽的回忆与留恋。包括我娘。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