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岁初,父亲总会买两本老式日历本,自己家留一本,也送给我一本。他买的那种日历本现在许多家庭已经不用,因为日历要固定在墙壁上,每天还要手动更新。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万事崇尚简约,谁还愿意去做这些细碎的事情呢?掌握日期,只需要看一下手机,年、月、日、星期都赫然显示在屏幕上,让人一目了然。然而,父亲唯独喜欢用老式日历本,除了习惯,还有其它诸多原因。
老人的喜好,我当然不想改变,至于我本人,用手机掌握日期觉得更方便。我曾提醒父亲不要再给我买日历本了,可他虽然口头答应了,却每年依然如故。父亲手捧着新买的日历本,总是笑眯眯地说:“你看,这种日历字体大,看着醒目,上面还印有农历二十四节气、名人名言及生活小常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有些特殊的日子,还方便在日历上做标记……”。一本小小的日历,被父亲说得实惠又有用。为了不让老人家扫兴,我只得在家中的墙壁上粘了一个挂钩,把他送来的日历本端端正正挂在上面,我这样做也是对父亲的尊重。
老式日历的封面是稍厚一点的铜版纸,色彩鲜艳夺目,上面印有喜庆吉祥的生肖图案。日历本内芯是薄薄的白色纸张,共365页,或366页,这是根据这一年天数的多少来定的。日历内芯中的每一页纸代表一天,节假日用红色字体显示,以区别于其它平常的日子。
每过一天,我就会撕下一页,一年下来,日历本就只剩下光秃秃的日历根,一年的时间在我指间飞逝,像片片落花消失在凡尘中。父亲使用日历时,不是每天撕去一页,而是喜欢用一个大铁夹子,把印有当天日期的一页翻开,连同上页和封面夹在一起。一年之后,日历仍是厚厚的一本,那些被父亲翻阅的日子,似乎被他温暖的手抚摸过,然后再尘封起来,那被岁月浸染的往事,深深地印在父亲的脑海中。
我撕日历和父亲翻阅日历有着两种不同的情形,我通常会高高扬起手臂,拇指和食指拈起日历纸,然后猛一用力,随着“撕拉”一声,白色纸片在半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在“撕拉”声中,这一日轰然结束。而父亲则小心翼翼地把日历本从墙上取下,摊开到桌子上,再凝视片刻即将过去的一天,然后将这一页与上一页轻轻夹在一起,再把日历重新挂到墙上,父亲做的一系列动作连贯又轻柔,仿佛对流逝岁月的无限珍惜,又仿佛对未来时光几多期盼。我们父女俩使用日历的习惯,也许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时光的的确确在我们手中溜走了。我每晚撕下当天的日历,看着由厚变薄的日历本,心中微微颤动,无数次地想:这一日我辜负了吗?“生活需要仪式感”,更新父亲购买的日历本,需要在小小的仪式中进行,年复一年的仪式,是对时间的尊重,也是对岁月的祭奠。
今年元旦前夕,父亲照例又买了两本,我在为他更换新日历时,发现老日历本里有许多父亲做过的标识和记录,譬如:我和姐姐的生日,我女儿学校的放假日期,我外甥上班的时间,许多页有明显的折痕,父亲特意把这些日期做了记号,日历本上深深的留痕,印刻着老人对家人的关怀。还有一些日期的页面上,写着某个亲戚子女的结婚日,某家孩子抓周日,本月水电煤气缴费日期……这些事情被父亲记录在日历上,看来是那么平淡无奇,但又那么生动可爱,这也反映父亲对生活的态度,他认真过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真诚对待生活中的细碎小事。
“小小日历本,大大生活书”。父亲的日历本,浓缩着爱的细节,生活的哲学。他为什么一直坚持送我日历本,应该也希望我在年年岁岁的光阴里,感受时光,踏实生活,无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