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舜耕时评 > 培厚工匠精神的土壤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培厚工匠精神的土壤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12/23 7:57:4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迈向新征程,扬帆再出发,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汗水、奉献智慧。

推崇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共识。“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这次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当中,许多人就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他们激励着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争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以此为契机,培厚工匠精神土壤,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必将推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用实干成就梦想,在平凡中彰显不凡,汇聚砥砺奋进的强劲动能。

这不平凡的背后,其实都有一些打动人心的故事。“80后”工程师陈亮刻苦攻关,把模具精度控制在1微米之内,相当于头发丝的1/60;高级技师周家荣三十年如一日研究钢丝绳,世界排名前100的大桥中,有40多座使用了他们团队生产的产品;原先专业不对口的精炼师潘从明从头学起,啃下100多本化学书籍,他的发明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正所谓“技可进乎道”,他们以一流的技艺,做出一流的产品,托起一流的产业。如此一流技艺,源自从99%到99.99%的极致追求,源自从一天到一生的心无旁骛,映照着沉潜专注背后的钻劲和匠心。

胸怀匠心、摒除匠气,需要蓄积敢于创新的闯劲。拥抱创新,才能推动技艺发展,不断开掘新的道路。中国航发的产业工人洪家光花费5年时间,和团队终于研发出一套成熟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从技校毕业、从学徒做起的他,成为当之无愧的顶尖高技术人才,彰显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016年以来,全国职工提出技术革新项目214.5万项,发明创造项目80.8万项,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事实证明,最美的风景往往出现在人迹罕至处,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潜力也蕴藏于前人未至之境。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高超娴熟的技能,精雕细刻的理念,最终要落实于奋发进取的干劲。“十三五”时期,从“嫦娥”奔月到“奋斗者”潜海,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京张高铁风驰电掣……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诞生,离不开工匠们接续奋斗的实干,刻印着劳动者远望苍穹、探索深海、焊花闪烁、刀锋起舞的身影。立足岗位、奋发有为,把工匠精神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我们就能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征程上汇聚强大力量。

新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前不久,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发出倡议书,呼吁全国各行各业的同志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广大劳动者自觉弘扬工匠精神,鼓足钻劲、闯劲、干劲,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新的不凡,创造新的辉煌。(石羚)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