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生于解放前,年幼时家境贫寒,没有读过书。她虽然没有文化,但家里家外却是一把好手。她朴素善良,勤俭持家,一言一行都烙在我稚嫩的心田里,耳濡目染,慢慢地铸成了我生命的底色。追溯我成长的历程,细细回味,母亲有三句话对我的影响特别深,让我久久难忘。
“火要空心,人要实心。”这是母亲最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影响我一生的一句话。小时候,母亲在灶上做饭,我常坐在背面烧火。冬天,烧火是一件美美的差事,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也烤得我周身暖洋洋的,别提有多舒服了!当时我只有六七岁,怕火会熄灭,便不停地往灶膛塞木柴,一会儿就塞得满满当当了,可灶膛里的火却渐渐地熄灭了。母亲走过来,摸着我的头笑嘻嘻地说,准是灶膛塞满了吧。于是,她低着头往里看了一眼,然后用火钳夹出一大半木柴,再将木柴下面拨空,看似不经意地说:“火要空心,人要实心。”当时我并不理解母亲说这话的真正含意,但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能够咀嚼出滋味来。
母亲是个实在的人,她与周围的邻居相处和睦,从来没有看见她与人吵过架,甚至连高声的争执都没有过。母亲说邻里好,赛金宝。邻居就像亲戚家人一样,抬头不见低头见,要真心相待。母亲的话就像一粒粒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在母亲平实的话语里,我由小学、中学到大学,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
记得正式上班的前一天,母亲烧了一桌子好菜,和我说了好多的话。她说,要好好工作,孩子犯了错要好好教育,但不能打骂,都是父母生的,谁不疼啊?特别是有一句话我至今仍记得清清楚楚——“人要勤快,力气是用不完的。”多么接地气的嘱咐啊!我默默地记在了心里。工作之初,我住在学校里,不管是办公室里拖地、烧水这些琐事,还是备课钻研教材,我都铭记着母亲的这句话。是的,年轻人忙累了睡一宿,浑身便又充满活力,勤快是永远不会讨人厌的。
母亲对我影响最深远的第三句话是:“只有身体是自己的。”她对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女儿已经读初中了,我也已届不惑之年了。还记得那是一个气温极低的双休日,路面已经结了冰,我回家看望母亲。母亲看到我,很高兴,见我身上衣服比较单薄,便摸着我的手问我冷不冷,我拍着胸脯,连声说:“不冷不冷,我壮实着呢!”母亲嗔怪道:“也老大不小了,还不知道多穿点衣裳,你当自己还是小伙子啊!”末了,又冒出一句极有哲理的话——“只有身体是自己的。”
后来,我常常回味母亲说的这句话,心里想,也许知识、道理不仅仅来源于课本,更来源于生活与实践。
母亲一生没有读过书,也不认识字,但母亲的三句话我一直牢牢记在心里,它时刻提醒着我,劝慰着我,告诫着我。细细想来,我铭记着的何止只有母亲的三句话,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值得我终身铭记。(朱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