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文学淮军”征文(第五季) > 孤独中的坚守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孤独中的坚守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12/1 9:46:1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那日走进久违的电影院,观看《天边加油站》。整部影片平铺直叙,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华丽诗意的对白,没有矛盾冲突的尖锐,没有刻意拔高的渲染。在观影过程中,一个问题呼之欲出:那座孤零零的加油站,为什么成为了当地村民最温暖的依靠?!

一入冬季,新疆天山寒风刺骨、白雪茫茫,一眼望不到头。在雪山深处,有一座加油站和一座简陋的房子。驻守在这里的,是即将退休的老站长王重庆和陪伴了他多年的爱犬“阿黄”。加油站也即将迎来新的站长,一位九零后的大学生。一个老男人、一个小男人,一条名叫“阿黄”的狗,在边疆哈萨克地区的“天边加油站”里,发生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二十年前,主人公王重庆来到了天山脚下哈萨克偏僻地区的加油站,一个人管理着一座站。二十年来,他不惧恶劣环境,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守候在天山脚下,为前来加油的每一辆车加好油。他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经常走进哈萨克族村庄,热心地为每一户村民做好事、办实事。照顾孤寡老人,解决妯娌纠纷,提醒村民按时加油,为一位母亲捎带物品……他从不收取村民的感谢金,在生活上、精神上给予村民无私帮助,从而得到村民的信任和认可,将人性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十年来,王重庆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交给了加油站。逢年过节,他不回家;妻子生病,他不回家;儿子想他,他不回家。妻子不能理解、儿子不愿接受这样一个“冷冰冰”的男人。当他退休可以回家时,这个家却不需要他回了。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家庭和工作让这个看似倔强的男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当他下定决心选择为加油站留下时,留给妻儿的只能是无法弥补的亏欠。

世上安得两全法。舍小爱为大爱,舍小我为大家,“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在王重庆这个热血男儿的身上得以最真实的体现!

接替老站长的是一位自愿要来天边加油站工作的九零后大学生。年轻人身上特有的矫情和虚荣以及价值观的差异,让他和村民、老站长的相处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他追逐天山旖旎的景色,他欣赏天山“最美的白天鹅”,他把加油站当成疗伤的地方,却没有深思加油站存在的重要意义,他又该如何接过前辈的衣钵,守护好加油站和这片民族地区的和谐。从最先的懦弱、对抗、逃离,到最后的理解、醒悟、回归,他逐渐了解了这份工作的重要性,明白了这是一座“为命加油”的加油站。峰回路转、层层推进的故事情节,诠释的是一代代石油和化工战线的普通员工坚守岗位、勇于担当、奉献边疆、不忘初心的职业情怀。这份情怀是有温度的、有深度的、有正面影响力的。

我深深体悟到:王重庆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他压抑着对家人的爱,无限释放着对村民的爱,在被需要中实现着自身最大价值。他镇守着边疆一方平安,守护着人民的利益。

在观影的过程中,这座远在“天边”的加油站不知不觉中已然走进了我的心里,它已不再是一座普通意义上的加油站,而是一座给命加油的加油站,是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加油站,是一座凝聚民族大团结的加油站。它离我是那么得近,那么得亲切,仿佛触手可及。(石永利)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