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文学淮军”征文(第五季) > 烙印在时光里的记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烙印在时光里的记忆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11/27 9:30:2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结婚后,我前前后后搬了四次家,从乡村到集镇,从集镇到县城,家里很多物品早就该送人的送人,该扔的也都扔了,唯有那几本又黄又旧的记账本不但没有舍得丢弃,还特意买个精致的盒子封存了起来。

1989年的初春,我和妻携手步入了婚姻那神圣的殿堂,结婚伊始,妻就郑重提出要记账过日子,我怕麻烦,坚决不同意。 她不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给我讲了一番大道理,还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记账本,很标准的那种,足有十几本之多,上面的收入、支出、结余各栏一应俱全,还调侃说这是她娘家最厚重、最实在的陪嫁物。就这样,我俩坚持过了十六年的记账日子,每晚,妻总习惯地督促我把这一天的收支记个明细账,月底时,我俩和女儿也会开个简短的家庭会议,总结家里的收支平衡情况,妻和我商讨哪些钱该用,哪些不该用,下个月怎么办。这些年来,我们的生活一直是在计划下经营的,不过,每天的日子都过的有声有色,有滋有润。

如今,我们家的经济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算不上有钱人,但基本达到小康,不会再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去发愁,我们也没有再记账了。渐渐地,妻似乎已经模糊了记账的意义和必要,可空闲的时候,我和她也会偶尔搬出那些旧账本,共同回味我俩以前那段有计划、有安排、更有情调的生活,翻开那些旧账本,看着每天一笔笔清清楚楚的进进出出,过去一件件难忘的酸甜苦辣又重新浮现在我的面前,它就像一本家庭的陈年日记,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十六年来,每个月我们家都有结余,最少的一次还结余了27.54元,妻总是自豪地说,因为我们没有戏弄生活,生活也就没有戏弄我们。可以说,是家里一本本的旧账本带领着我们一步步从封闭的乡村走向繁华的大都市。

时代总是在快速前进,我们家的生活也越来越美好,那段计划消费的日子早就成为我们全家美好的记忆。我总在想,我们能够有今天的幸福,旧账本功不可没,因为它见证了我们家的发展史;它教会我们怎么去正确并有原则地生活;教会我们怎么去坦坦荡荡做人;它告诉我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义务!它让我们明确在逆境中如何去取舍和坚强……

几日前,朋友一起小聚,说起如今社会的“月光族”现象,深有感触,晚上回家,我迫切地和妻提出,想重新再过记账的生活。妻讥笑我,当初你死活不同意,如今生活好了,为什么还要记账呢?不嫌累和麻烦吗?我告诉她,我还是想过当初那种安心的生活!只有那样,我心里才踏实,睡觉也香!

妻哑然失笑!没想到,几天前,她又买回了几本精美的记账本。(黄宏宣)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