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文学淮军”征文(第五季) > 冬来岁月暖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冬来岁月暖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11/18 8:33:4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十一月的暖阳从窗子照进来,去年秋天采插瓶里的乌桕树果还在桌前,那三瓣的小白果,更加白里透亮。又是一季秋去了,时光走得太快,这个秋天的色彩还没有完全地绽放,明媚的岁月写满的文字里,温暖依在。金色还没有走远,凉意不停息地随云飘来。直到月光洒入夜,薄薄的寒霜披上红叶,翻开岁月,已是立冬时节!

宋诗人钱时在立冬的前一天,看到霜在菊花上,写道:“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日子总是从指尖轻轻划过,悄然而去,又到年末,回想走过的春夏秋,仿佛昨日。初春的日子,战疫情的志愿者们在风雪中值守城门的场景,他们冻红的脸上写着坚韧,与飘扬的红旗凝聚在一起,那是必胜的色彩。又一次的考验发生在初夏的阳光里,军车唱响战斗的乐曲,抗洪战士肩扛沙袋在大堤上汗水淋漓的画面,写进今夏的时光,那个年轻的战士背部晒伤的烙印,也永远记映在村民们淳朴的心里。还有村里安置点那个扎着满头小辫子的小女孩夏沫,吃着爱心人士送去的包子,香甜的口味,微笑的神情……与火红的帐篷融合,美好的生活,早已藏在如今的日子里。

秋天,金黄的稻田,成熟的瓜果,金灿灿的玉米、黄豆……劳动的场景,收获的瞬间。想起那个八十二岁周奶奶在收割机飞驰而去后,来到田间捡拾起落下的稻穗,那珍惜粮食的心情,亦如稻米珍贵。那个宋老汉,开心地唱着牧歌,踏着夕阳,赶着成群的白鹅走在缤纷的原野上……原来幸福是这样简单。我心中深深感触,只有手上沾满泥土,才能对脚下的大地怀有深情。而大地给予我们的红花绿叶,五谷丰收,是更为博大的爱,就像我们的母亲!

每到周末,都感到是一个温情的日子,立冬日恰是周六。母亲打来电话,让带上女儿去她那里吃饺子,这也是我们家每年的常规。小时候母亲包饺子的时候,常常将糖和花生包进馅里,她说,吃到糖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将会健康长寿。现在母亲年龄大了,不让她再动手了,包饺子的任务已经落到了嫂子和妹妹的手上。每次看到像小船一样的饺子,我就会想,这小船承载着航行远方的梦想,美好的家园,幸福的港湾。饺子又弯似月亮,有份独特的浪漫,让我们有一种对生活的美好期待。一个个月亮般的饺子里,包裹着心中爱国的情怀,煮出越来越浓爱家的香味!

城外的公园里,树林正在色彩斑斓,枫树、乌桕、银杏……各种树叶的红黄深浅不一,阵阵凉风吹过,落叶飘飞,飒飒有声,像是对我们说:“冬来了,冬来了!”

立冬是冬天开始,光阴有期,如约而至。这个节气,古语道:“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秋收的果实我们在冬收藏,也是收藏我们的希望,我们知道,眨一眨眼,春天已等候在前边,新的希望和收获,新时代的好日子,来日方长!(王晓珂)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