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文学淮军”征文(第五季) > 品茶悟人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品茶悟人生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11/11 10:45:4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据说茶分几等:入口生津 ,咽喉回甘为佳;滋润食道,食道亦返甘为上佳;入胃熨帖,韵味无穷且返甘则为上上佳。人生亦大抵如此,谈吐不俗,静则不语,为雅;底蕴深厚,藏而不露,为隐;不求浮名,耐住寂寞,为淡;于人不争利多寡,于世不求名高低,实为大大雅。茶有五味,人分几品,你求哪般?

仔细琢磨,诸多饮品,茶之所以亘古穿越时空,而且千百年来,备受推崇,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人们永远钟情于品茶,陶醉茶的味道,实则以茶悟人生。而苦或甘都不是我们的常态,苦尽甘来,人生怡然,苦过很久,回甘迟来,更是人生滋味,感慨不已。

也许是因为唯有茶能苦转为甘,涩化为润,而这正是其他难以为之。

苦丁莲子就是苦,甘蔗蜂蜜就是甜;人们好苦则以莲为饮品,喜甜则蜂蜜入水。究其根本,难以玩味人生。

茶味需慢品,方得其苦与甘,人生需斟酌,方得静而生慧。也许从古至今,芸芸众生,喝茶者不胜枚举。但是,真正悟茶懂茶者或许不多,若与茶皆为知己,那还真是一段路程。因缘而起,因真而知,因品而识,而后因德而合。

茶缘亦人缘,每天有人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不可能皆留意,更不可能全都结识。即使熟悉的朋友,称为知己的也是少数。茶亦如此,茶叶众多,我们难以皆品尝。如果有某款茶得缘入口,而恰恰符合我们的心意,那就是茶缘因此生起。可是相识未必相知,若得知茶,我们需慢品,用心感悟,才能体悟到茶本真的品质。若要识茶更是不易,其实茶的品质和其价格及包装是没有关系的,只有真正懂茶者,才能品出茶的内涵。不以贵贱论茶,不以包装品茶,用心去品,用公允去琢磨,那么茶德则自然而生。

品茶就是悟人生,读茶就是读一段千古佳作,悟茶就是参透一本沧桑的历史。懂茶就是大道人生,顺其自然,不求灿然而生,但得安然退却。茶道亦人道,其实茶不曾改变。同茶不同味,不同的只是人的心境罢了。(杨晔)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