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一年级了。因为有了自己的思想,很多事开始与我产生分歧。
我让她多装几支铅笔备用,她说,够了,万一不够就在学校门口小商店买。我让她把雨伞带上,她挺直了脖子说:“这不是晴天吗,你以为会下雨?”我当时就被怼得哑口无言。依稀记得我自己好像也这样顶撞过母亲:“别往我包里搁那么多零食,早晨吃得饱饱的,哪会那么快就饿?”我想女儿淋成落汤鸡的时候,她也许会意识到父母亲的爱是一把雨伞,虽然带着较重,但是晴天能遮阳,雨天能挡雨。而当我的肚子在不到十一点就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时,母亲为我准备的食物恰到好处地救了急。
我知道,母亲对我的爱是涵盖了所有可能出现危急情况的预案。按母亲的谆谆教诲生活,虽然有时累了些,但受到的伤害一定最小。
原来,所有母亲在对孩子的爱的表达上,都一样庸俗、实在而琐碎。它与学历、阅历、经历基本无关,却跟“母亲”的身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每每见我窘迫的表情,女儿总会轻轻地拉起我的手,说:“老妈,我以后都会将自己书包里的用品准备妥当,认真写作业,上课积极发言,把自己照顾得好好的,你就放心吧。”
秋日的阳光照在女儿的脸上,女儿的笑容自信而灿烂。我的思绪却一下子飞到几十里外的乡下。在农村生活了六十多年的日渐苍老的母亲,此刻,或许正用她那双颤颤巍巍的手,打开那部老旧手机中珍藏的照片,向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展示:“看,这是我儿子,这是我孙女……”(顾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