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文学淮军”征文(第五季) > 吃亏是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吃亏是福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10/30 9:36:5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俗话说:“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前两者大家都好理解,第三个“吃亏是福”有很多人不明白,吃了亏,怎么还能是福呢?“吃亏是福”,对于修身养性,无疑更值得人们奉为信条。很多人把“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名言“吃亏是福”的拓片高悬于厅堂之上。细细想来,现实生活中,能有几个人肯吃亏,又有几个人真的认为“吃亏是福”呢?

当一帮子人在漆黑的夜晚赶路时,他们会跟着谁呢?不用想你也会得出答案:当然是跟着带手电筒的人。为什么啊,因为能沾光啊。而那个拿手电筒的人也因不怕吃亏,乐于让别人沾光,赢得了好名声,得到了伙伴的尊敬。如此帮助、愉悦别人的事做多了,自然朋友就会多起来;朋友多了,他的人生道路也就会越走越宽广。你说他是吃亏了,还是沾光了?

有一个小伙子,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分到了我所在的单位。他头脑聪明,业务熟练,但有一个特点,为人处世不肯吃亏。他准时上班,一分钟都不想提前;准时下班,哪怕手头工作还没做完。但是在节假日或加班有补贴的情况下,他会拼命争取。就连出差,他都要衡量半天,没有去过的风景地,可以兼办私事、看朋友的地方他才去,穷山恶水的地方,他总能找出理由拒绝。两年后他尝到了苦果,一个大专毕业、工作能力远不如他但能吃苦耐劳、不计较得失的普通小伙子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而他在群众投票第一关时就被无情淘汰。

生活中,总有人善于讨巧、不肯吃亏却爱占小便宜,但最终吃了大亏。一女同志捡到100元钱,喊:“这是谁丢的钱!”某男连忙跑过来说:“是我丢的。”女同志白了他一眼说:“我是在女卫生间捡的。”周围响起了一阵笑声,这个爱占便宜的人羞愧难当,颜面尽失。

在我们嘲笑贪小便宜吃大亏的人的同时,身边也有另一部分人让我们肃然起敬。

老李两口子都是70多岁的人了,自从搬到我们小区后,为了保证居民每天清晨能在广场跳舞健身,他们多年如一日坚持为大家提供户外音响,每天早晨最早到,最后走。如果音响坏了,他们就自己掏钱修,保证次日能正常使用。许多人认为老李两口子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不说,还要搭上金钱,太吃亏了,谁知老李却说自己并没有吃亏。他说,自己中年时曾经出过车祸,住了半年医院,身体很不好,如果不是早晨为大家服务,他根本坚持不了多年如一日地锻炼身体,依他那时的身体状况,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

一位成功人士这样描述他的成长经历。上大学的时候,寝室的室友总是为喝水、洗脚时发现暖瓶是空的而烦恼,为了让室友及时用上开水,他毫无怨言、默默地为室友打了4年开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毕业后其中一位室友看准一个项目准备创业时,想到的第一个合作伙伴就是他,理由很简单,就是看上了他给大家无偿打了4年开水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名在城里打工的小伙子,上班途中遇到一个晨练的老人发病跌倒在地,他打120把老人送到医院,并为老人垫付了医疗费。老人得救了,他却因“旷工”丢掉了工作。他的事迹在报纸、电视上宣传后,被当地评为“助人为乐的好人”,一家大企业向他伸出了援手,聘请他为企业员工。

静下心来,重新审视“吃亏”这个词,心中多了几分感慨: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一点都不懂得互助忍让,斤斤计较,一点亏不能吃,永远都咄咄逼人,时间长了,谁还愿意与你共事?谁还愿意与你交朋友?只有那种在物质利益上不锱铢必较而是宽宏大量,在名誉地位面前不先声夺人而是先人后己,在人际交往中不唯我独尊而是尊重他人,以吃亏为乐为荣的人,才能赢得众人的尊重。

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会吃亏是处事的一种睿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正应验了吃亏是福这句老话。一个人只有不怕吃亏,才会在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陈明)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