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文学淮军”征文(第五季) > 秋分至 忆母恩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秋分至 忆母恩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9/22 6:38:1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据《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记载:“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人是智慧的,能够知晓秋分的那日白天和黑夜是平均的,如果用长度来计算时间的话,昼与夜是等长的;更为睿智的是在“寒”与“暑”之间,发明了“凉”字,既不寒冷也不溽热,唯有秋天才有的凉爽和怡人。

秋分过后,昼的长度减少,夜的长度被一天天地拉长,节气正一步步向秋天的深度迈进。原本还是“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夜晚,那晚敲击键盘太晚和衣而睡的时候,妻子轻手轻脚给我盖了棉毯在腹部,徒留手脚于外……晨起,妻子嗔怪道:夜凉如水,珍重加衣!你以为这是睡稻草铺呀,也不脱衣服?要不明晚你把棉肚兜穿上。

“最是童年总入梦,纸上留我旧故乡。”妻子的话,使我的思绪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回到了童年的秋天;回到了“夜凉又秋分”的母亲身旁……

秋分时节,那是农村最繁忙的时候,“白露快割地,秋分无闲田。”割稻谷、割黄豆,还要播种小麦,农谚也正说明了此时节农事是何等的忙碌。劳累了一天的母亲,每晚睡觉前总要给我们穿上棉肚兜,她常说秋天孩子的脚不安生,总把盖在身上的被子蹬掉地上,稍不注意就会冻肚子。所以,每到立秋的时候,她就在煤油灯下给我们做棉布肚兜子。母亲针线活做得好,夜晚穿在身上既舒服又得体,关键是每年秋天从没有冻过肚子,闹过病。

记得刚结婚那会儿,刚好也是在秋天,母亲用竹尺在我身上量着,没几日给我做好一个红红的棉肚兜,当着妻子的面,我觉得很不好意思,脸热热的、红了。

“娘,我都是大人了,你还给我做这个——”

“大人怎啦?天凉了,肚子重要!再者说了,夜晚穿一下,不丢人哩!不但你有,你媳妇也会有的。”

没几日,母亲也给我妻子做了一个,颜色和款式一模一样,这两件母亲亲手缝制的肚兜,被妻子压在箱底视作珍宝,天底下的母爱是多么得温暖和伟大啊!

秋天是果类成熟、谷类收获的季节,此时除了秋游,就是大饱口福的好时节。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府,吃螃蟹是少不了的,第三十八回写道,大家坐定,凤姐吩咐丫鬟,叫拿十来只螃蟹,蒸着吃。从这一细节不难看出,凤姐管家真的是一个高手,蒸多了,吃不完,岂不浪费;不够吃,不要紧,现吃现蒸,可以说“蒸”在烹饪中,是最简单、最节约时间的一种烧制方法了。再者,凤姐也是一个美食大咖,螃蟹只有蒸着吃,才能保留得住螃蟹那股子固有的味道,无论咀嚼还是吮吸入口,鲜味总是在唇齿之间氤氲缭绕,犹如平静的水面落入一粒石子,鲜香一圈圈,在口腔里漾荡开来……

生在农村,吃螃蟹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是,苹果、枣子和梨我们还是会吃到的。秋分时节,气候干燥,人呢?也会变得躁起来。母亲这个时节做的最多的是青菜。菜园里青菜长得很旺,母亲或是炒青菜、或是烧青菜汤,有时还变着法地做菜米饭。她说吃青菜补身体,少生病。苹果和枣儿她会让我们洗净生吃,可是,买回来的梨都是烧熟后再给我们吃。她说梨是利泄的水果,孩子吃多了只要不留神冻着肚子就会腹泻,只有熟吃是最好的。母亲会把梨洗净,先用干净的纸包裹好,再在纸上裹上黄泥,跟做叫花子鸡似的,埋在煮好饭后锅腔内的灰堆里。烧好后,在地面轻轻地磕落黄泥巴,揭开裹着梨的纸,因为烫手的缘故,油亮的梨儿会在两个手心来回的蹦跳着,即便灼热得烫手,我们仍然舍不得把它放下来,生怕一离了自己的手,会被别人抢去似的。只有把一个熟梨心满意足地吃下肚之后,才会想起父母已经下田劳作去了,才想起母亲为了孩子总是省吃俭用,无怨无悔……。

秋分夜更凉,母爱深如海,记之。(张新文)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