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里一个闷热的夜晚,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左手轻轻扇着芭蕉扇,一下、两下、三下……困意袭来,扇子不知不觉“啪”地落到我脸上,醒了的我揉揉惺忪的眼睛,看了看窗外夜空中的星星,思绪不禁回到了许多年前。
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生活资源匮乏,电风扇、空调之类的电器是指望不上的,大多数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晚饭后,从屋里搬出凉床、凉席之类的,到户外享受“自然空调”,但由于蚊虫很多,芭蕉扇便成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驱蚊工具,既可以驱赶蚊蝇又可以带来清凉,经济且实惠。
母亲的那把芭蕉扇很普通,是父亲从江苏徐州买来的,为了让扇子更耐用,母亲找来做衣服剩下的布条,将扇子边缘密密麻麻地缝上一圈,花花绿绿的布条嵌在扇面上,倒也精致,小孩子们心血来潮的时候也会拿在手上扇扇,有时还会把它当作武器与其他的小伙伴打闹,或用它捕捉蜻蜓。经母亲的手缝制过的芭蕉扇耐用多了,常常用了一夏天还是好好的,第二年还可以再用,用久了的芭蕉扇,扇柄儿圆滑了,轻轻一扇,风儿便悠悠地漾出来,无论是手感还是轻风,都有一种恰如其分的熨帖。
那时候,我家老宅子前院有一棵柿树和一棵枣树。正午在这两棵大树下纳凉,树梢纹丝不动,只有伏在树梢的知了永不止歇地叫着,母亲的那把芭蕉扇摇啊摇,摇得知了声音渐渐地模糊了……
傍晚,乡下的小孩子似乎忘记了热,常常闹到落日的余晖将周边的云彩染得通红,映得房舍、麦秸垛金灿灿的。而陪伴在母亲身边的我总会在邻里的小伙伴们打闹得正凶时,抬头遥望繁星点点。此时,夜风柔柔地吹,隐约能闻到稻花淡淡的香气。我数着天空的星星,看着月亮,伴随着老人们流传下来的老掉牙的故事,伴随母亲的那把芭蕉扇摇啊摇,摇得我打起了瞌睡,摇开了浓稠的夜色。
母亲的那把芭蕉扇轻轻地摇啊摇,一年又一年,摇过了多少个美好的日子。冰棒、汽水、酸奶、老歌谣,还有那些老掉牙的故事……我的童年早已过去,回忆时却又仿佛就在昨天,日月如梭啊,那个曾经在母亲芭蕉扇下长大的孩童,现在将成为花甲之人。现在的我,带着丝丝缕缕的怀念,续着那份清风般柔和的情怀,也愿为将来的孙儿摇出一阵清凉,摇出一个快乐的童年,而我常常会在这样的月夜里回眸,回眸我童年的点点滴滴,淡淡地追忆,追忆我的母亲,追忆许多年前午睡时那丝温柔的风。(向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