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那年,我捉住了一只蝉,就以为捉住了整个夏天。
那时还小,翻草捉虫、下河摸虾还行,要捉树上的有翅膀的蝉对小孩子来说,实在有点儿为难。好在父亲喜欢陪我玩,手把手地教我用蜘蛛丝粘蝉。把一根竹片弯成一个圆,细细地绑在竹棍上,然后裹上几层蜘蛛丝,就可以去捉蝉了。
记得当时我拿着捉蝉的工具,兴奋地跑到大树下,仰着头到处找蝉。往往只听见蝉鸣,就是看不见蝉影。后来,我还是顺着父亲的手势,看见了一只趴在树枝上正鼓着肚子叫的蝉。我蹑手蹑脚地走到树底下,不断调整着竹棍与蝉的高度,然后悄悄地向蝉靠拢。那只蝉,毫无察觉,还在一个劲儿地叫着。蜘蛛网粘住蝉时,只听见蝉发出长长的一声鸣叫,就开始拼命地挣扎起来。“成功啦!”我欢呼着,一边小心翼翼地放下竹棍,一边细心地将它从蜘蛛网上取了下来。那是一只黑褐色的蝉,个头很大,叫声高亢。
捉到蝉以后,我的心思全放在它身上了。我把蝉用一个空罐头瓶装着,不时拿出来放在手上,听它鸣叫。因为捉到了蝉,我走到哪儿,小伙伴们就跟到哪儿,俨然有了一群忠实的小粉丝。后来,在我的帮助下,大家都学会了捉蝉。大大小小的蝉,高高低低的叫声,把宁静的小村渲染得热闹无比。
在那时的我们眼里,蝉是夏天的礼物,捉蝉是最有趣的事情。后来,渐渐长大,才知道,夏天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去捉。
稻田边最多的是蚱蜢。我们常常把它们捉住放进玻璃瓶里玩,有时倒出来怂恿它们打架,最后才带回家喂给院子里养的鸡吃。
我提着玻璃瓶回到院子里,那些鸡就紧跟着我“咯咯”直叫。我把玻璃瓶朝下一倒,那些蚱蜢纷纷爬出来,腿一蹬就飞出很远。不过,它们哪能跑得过那些早已垂涎三尺的鸡呢,鸡拍着翅膀跳起脚争相追逐着这些蚱蜢。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有画面感的。
夏天的晚上,繁星点点,父亲还常常带我们去捉萤火虫,徒手抓田鸡,或者用竹笼捕黄鳝,每一次都不会空手而归。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被我们捉住的每一个夏天,都是值得回味的快乐记忆。(赵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