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文学淮军”征文(第五季) > 儿时的夏天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儿时的夏天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7/23 8:50:0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儿时的夏天,阳光总是那么热烈,充满活力,让人感到明亮而亢奋。那时,每到暑假,总会呼朋引伴地喊上一群小伙伴,或扛着轮胎,或抱着塑料泡沫到村后的大塘里游泳。比谁扎猛子远,瞧瞧谁游得快,整个水塘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家乡的小溪里的鱼特别多。尽管也没有什么捕鱼的工具,我们常常是先跳进水里把水搅浑,因为脑袋瓜里记着老师说的“浑水摸鱼”,鱼儿看不清方向,便给了我们可乘之机了。如对名字叫“穿条鬼子”的鱼,针对它爱在靠近小溪边的柳树根边聚集的特点,我们就把家里抬土用的筐放进水里,筐口对准鱼从树洞里往外游的方向,然后再把手或脚伸进水里的柳树根洞,胡乱搅和五六秒钟,鱼群便因为受到惊吓而往外游,正好游进堵在洞口外的筐里,这时几个伙伴迅速地起筐。虽无大的收获,也就三五条,但这足以满足我们的童心了。

上岸后,不知是谁带头弯腰捡起一块扁扁的小石片,侧身扬手用力地朝水面掷去。大家如法炮制,纷纷扔出小石片,一串串水波便如行云流水,一路涟漪望不到边。

遇上下雨天,我常常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轻轻地翻着父亲藏书的柜子,总在憧憬着又能找到什么好书。有连环画,有故事书……当然,我还是最喜欢那些彩色的漫画杂志,一个个鲜活、滑稽的形象,总惹得我哈哈大笑。看到入神处,不禁进入到画中世界,想象自己也成了其中一员,非常有意思。那些可爱的动画形象,陪着我,走过一个又一个宁静的夏天。那时的小脑袋瓜里,并没有诗和远方。

屋里的光线实在有些暗了,我便索性坐在条石做的门槛上看书。背靠门边,双脚平伸在石头上,让石头的清凉赶走夏日的闷热。坐北朝南的老房子,非常通风。风在前门与后门之间穿流,带来阵阵清凉。庄稼人即便遇上恶劣天气,地里有活也得干。空荡荡的老房子里,只有我幼小的身影。

一会儿雨停了,耳边传来路过的拖拉机和自行车声以及卖冰棒的吆喝声。我感受着夏天特有的氛围,听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沉浸在文字所构成的奇妙世界里。慢慢的,天放晴了,屋外的阳光炽热无比,天上的白云被急速的风一朵朵吹远。(顾正龙)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