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阳台上有两盆薄荷,一盆嫡系,一盆庶出。嫡系者乃楼下花店所购得,庶出者则由妻亲手移栽而成。
清凉一夏,这是薄荷之于我最初的印象。我从小在乡间长大,对于薄荷并不陌生。老屋门前的竹林旁边就有一大片自然生长的薄荷。那些年的夏天,每到傍晚,薄荷的香气就会暗香浮动起来,一路随风潜入着乡人们的鼻息,带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以神清气爽之慰藉。那时的夏日夜晚,乡人们大多喜欢在自家门前纳凉,蚊香很是宝贵,一般人家舍不得用。夜晚驱蚊的利器,一是红蓼,二是薄荷。红蓼,门前山坡之上到处都是,无论是谁,只要拿上一把镰刀,随手就能割上一大堆,堆放在门前的稻床之上,待月上中天之际,乡人们纳凉渐入佳境,而这时,乡间的蚊子则会一路嗡嗡着蜂拥而至,此时,点燃红蓼,燃烧起的红蓼之气则能驱散蚊虫,但奶奶还是不放心我们,总担心我们被蚊虫叮咬,常在我们兄弟仨的竹床上放一把刚摘的新鲜薄荷。薄荷驱蚊,这是奶奶当年告诉我们的。
时至今日,我都还牢记着奶奶的话,薄荷驱蚊。此去经年,我离开了故乡,进城工作后,每至夏日,我们就很少有在户外纳凉的机会了。一则是城市的夜晚,外面太热,没有乡村夏夜的那份清凉与宁静;二来是随着当下生活条件的日趋改善,家家户户的家中早已装上了空调。对于薄荷,我想,在城市家中,阳台之上,恐怕是观赏性真的要日复一日的大于其实用性了。我种两盆薄荷,不为别的,只为留住那么一份藏于内心深处关于乡村夏夜的美妙记忆吧!许多年之后,当农耕文明渐次退出历史舞台之际,我们的心头在某个时日抑或某个节点,还会不会涌上那么一份久违了的乡愁与感动呢?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风中带着薄荷的缕缕清香。薄荷之美,在清香,更在安神。夏日薄荷,既有草木之清新,又有药物之功效。驱蚊,宁神,家中常备,免受蚊虫侵扰。当初我在楼下花店第一眼看到薄荷时,就莫名地喜欢上了它。也许是薄荷曾经陪伴过我吧,一路守护我度过那一个又一个难忘的乡间夏夜。买回家中,置于阳台上,日日得以相见,我每日浇水之于晨昏,薄荷清香则之于每一个夜晚的来临,夏日清香好入梦,无蚊虫侵扰,无烦恼浸心,我觉着自己是一个无比快乐和幸福的人,一如儿时。
夏日薄荷,喜高温,耐酷热,常以一己之力,泽被一室之清。日日侍弄薄荷,我仿佛在第一时间又回到了故乡,夏夜,凉风,薄荷的香气,蚊虫的远离,奶奶嘴中哼哼呀呀的儿歌,手中一刻不停拍弄着的芭蕉扇,月光明亮一地,萤火虫飞起又落下,远处断断续续的鸡鸣狗吠,乡人们开怀而爽朗的笑声,夜空深邃,夏夜宁静,而薄荷的一路清香与庇佑,则始终陪伴在我们左右,如影随形,不离不弃。
嫡系的也好,庶出的也罢,我对于它们,总是温柔以待,精心侍弄。它们可都是美好的人间草木啊!草木有本心。一直以来,都那么深情地一路珍藏于我的心中眼里。夏日薄荷,走进一年又一年的岁月深处,亦走进着我每一个夏日的白天与夜晚,日日面对,时时思忖:岁月改变了什么?时光留下过什么?清风,明月,清香,庇护,回忆,乡愁,凝望,回眸。此时,阳台上的两盆薄荷长势良好。我望着它们,它们也在望着我,盈盈相对之际,只待那一份灵智之上的瞬间顿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薄荷之美,在眼前,更在心中。久久注目,久久回味,那年岁月,当下时光,清香扑鼻,静气宁神。我期盼着一个又一个夏日夜晚的来临,在夏夜的风中,与灵魂一道,慢慢地去解读其中况味……(吴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