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的花园旁,常常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静静地坐在那儿,显得十分孤独。每次路过时,老人家总会笑眯眯地打招呼“上班去了”“下班回家啊”……时间久了,看到无论是谁经过,有时甚至是孩子,老奶奶也都这么热情地招呼着。
后来零零散散地听到关于老人家的一些生活情况:老人年轻时靠出力气活养活一家老小,几个孩子陆续考学离开家,漂泊在外地,成家立业后,各忙各的生活,很少回家。老奶奶一个人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很少待在家里,她喜欢在小区的花园旁坐着,看上班下班、上学放学的人进进出出,简单地说着一些家常话,仿佛每一次都能在进进出出的人群里看到自己孩子回家的身影,也只有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才能感觉到寂寞日子里的一点动静。每每看到老人,那份孤独让人心疼,那份守望让人心痛。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这篇文章中写到: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我不知道老人的孩子们都身处何方,只是希望他们在忙碌之余,偶尔想起老人,偶尔感觉到老人的那份孤独与守望,更希望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老人的这份守望能偶尔如愿以偿。
上高中以后,孩子好像突然长大了,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有了自己的主见。随着她的成长,我那颗曾经一度被她折磨的焦躁的心也慢慢地冷静、淡定下来,不再过多地干涉她的生活,不再过度地询问她的成绩,只是默默地守望。只要她的出发点是对的,只要她的生活目标和学习态度是好的,哪怕有时明明看到她走这样那样的弯路也经常狠心忍着,让她在现实中摔倒再爬起来,让她在失败与挫折中独自成长。有一次,女儿不经意的话语中流露出对我的意见,她说她觉得我好像不如小时候那么关心爱护她了,其实她哪里知道,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她那里,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世界变大了,而我的世界变小了,我怕自己的思想禁锢了她的成长,也担心过多的絮叨会加剧她青春期的种种叛逆,我更像是一个麦田的守望者,沉默着、陪伴着,也许若干年后,已为人母的她方可体会到这种守望中的挚爱!正如现在的自己,在岁月沉淀中慢慢体会与理解当年父母的种种举动。
守望是一种沉默的爱,愿这种爱能开出向阳的花朵而非空空的等待。(柏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