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文学淮军”征文(第五季) > 跳跃的夏天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跳跃的夏天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5/14 8:47:1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虾在老家很常见,米虾居多,它们太过于娇小了,喜欢群居。也有马虾和黑壳虾,个大味美,备受孩子们的青睐。小龙虾绝对算得上是“稀客”,偶尔有几只,但不常见,更没有上过农户们的饭桌。

前几年,村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乡亲们流转了种了几十年的田地。父亲他们放下锄头,从农民“变身”为工人,在家门口务工,帮忙在合作社做事。“立夏到,龙虾跳”,每年的夏初,小贩们的货车在村口堵成了长队,争相购买小龙虾。那段时间,小龙虾成了中心话题,从养殖到价格到各种吃法,都可以聊它个小半天。

小龙虾在村里占据了“根据地”后,受益的就是乡亲们了。由于小龙虾会爬田埂,会钻洞,生存能力极强,导致塘里河里堰里,都是它们的身影。特别是在下雨天,水流把小龙虾冲到了更远的地方。一时间,小龙虾在我们那里不仅站稳了脚跟,还不断“开辟领地”,成为十里八乡都喜欢的精灵。虾儿多起来,平静的水田一下有了生气。“以前下塘摸鱼,下河摸虾,现在小龙虾到处都是,够你们捉的了。”今年刚立夏,父亲就发微信语音来,“怂恿”着我们回家捉虾。

一回到老家,到处是虾的气息。广袤的田野里,大大小小的池塘星罗棋布,宽宽窄窄的河道纵横交错,潺潺的流水唱着不老的歌谣。戴着草帽挽起裤腿,大人们捉虾捕虾,小孩子们钓虾逗虾,昔日平静的田野被渲染得格外热闹。父亲在帮工之余,也弄了一块虾田。远远望去似乎并没什么动静,走近一看,小龙虾都在水草中忙着觅食,见有人来纷纷一弹一跳地逃到深水里。

“想吃龙虾了吧,多钓点,让你们尝尝鲜。”父亲嘱咐着我们。我和孩子趴在田埂上,用线系住蚯蚓,丢到虾田深水里。龙虾吃食时,轻轻把线一提,就钓起来一只个头大的龙虾来。不到一个小时,就能钓小半桶龙虾来。孩子趴在田埂上,兴高采烈地再也舍不得挪身。回家后,妻子帮父母洗虾剥虾,然后精心烹饪。当一大盆红彤彤香喷喷的小龙虾上桌,吸引着全家人的眼球,筷子夹也好用手拿也罢,顾不得吃相了,大快朵颐起来。

每年立夏,小龙虾就在老家的虾田跳跃,那正是老家夏天里动人的画面。(赵自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