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19年关心下一代工作综述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被中国关工委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寿县三觉镇关工委“五老”魏良忠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八公山区山王镇“五老”成员冯根银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四点半学校”的经验受到了省关工委的通报表彰……
2019年,全市各级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汇聚广大“五老”的智慧和力量,强化党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在青少年教育引导和关心关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等各方面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成绩单,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突出主题教育,强化思想引领
全市各级关工委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在广大青少年中组织开展了“放飞中国梦、奋斗强中华”主题教育活动。
持续开展“百团、千场、万人”主题教育活动,全市各级关工委成立了以“五老”为主体的367个报告团,深入到机关、学校、企业和乡镇街道开展827场次宣讲,受教育人数达19万余人次。
市关工委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市教体局、市委老干部局、市公安局、市文联等单位开展“金盾杯”市直机关青年“放飞中国梦、激扬奋斗青春”演讲比赛、“放飞中国梦奋进强中华”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党是阳光我是苗”少(幼)儿书画比赛等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展现了我市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了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全市各级关工委部署开展了“红色传承、先锋模范、思政名师走进青少年、走进关工委”活动,利用遍布全市的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年度主题教育与经常性思想教育紧密结合,推进主题教育活动落实落地、入脑入心。
坚持多措并举,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关工助力。全市各级关工委将脱贫攻坚列为重点工作,发挥“五老”优势和作用,广泛开展“爱心助学”、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为我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
多举措助力脱贫攻坚,组织五老参加省关工委“脱贫攻坚、关工助力”巡回报告团。经层层推荐选拔,我市寿县三觉镇“五老”人员魏良忠参加省关工委脱贫攻坚关工助力巡回报告团,先后赴合肥、六安等地做了多场巡回报告。开展科技教育,各县区、乡镇关工委围绕农村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发动老科技人员,依靠各类培训中心、农业示范基地、科技园区培训青年农民,配合相关部门送科技下乡,指导青年农民科学种田,指导支持贫困青年农民创业。据统计,各级关工委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462期,培训青年农民3万余人。组织实施“十百千万”关爱活动,寿县关工委帮扶的王友东、凤台县关工委帮扶的王贝被中国关工委授予“全国‘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深入推进法治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了“法治关爱、护航成长”活动,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在全市青少年中轰轰烈烈地开展。联合市教体局召开淮南市家庭教育工作研讨会,家校携手共同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
我市各级关工委坚持以党建带关建、以“双创”工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新时代关工委基层基础建设水平。
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举办了“学习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培训班,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五老”使命担当意识,激发了建功新时代的工作热情。召开了全市关工委基层基础工作现场推进会,深入开展“双创”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五好”关工委和“五老”先进工作者,进一步提升了关工委基层基础建设水平。去年,在省关工委、省文明办、省委老干部局组织的“双十佳”评选活动中,我市2位个人、3家集体获得表彰。
紧紧依靠党委的支持,凤台县、田家庵区、毛集实验区、八公山区关工委先后与县(区)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关工委建”的工作意见》;大通区关工委与区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淮南高新区以党工委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开展“党建带关工委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全市关工委基层基础建设。(记者 李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