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文学淮军”征文(第五季) > 纸短情长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纸短情长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5/9 10:53:0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读徐枕亚的《玉梨魂》第八章:“言尽于此,愿君之勿忘也。芳兰两种,割爱相赠,此花尚非俗品,一名小荷,一名一品,病中得此,足慰岑寂,且可为养心之一助焉。临颖神驰,书不成字,纸短情长,伏惟珍重。”突然就被纸短情长一词迷住了,确实,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

写信,于上世纪9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是多么温暖而幸福的记忆。对于纸短情长,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

还记得那年,我考上中专,家离学校千余里,父母惦记,我也想家,于是两地书信。那是我第一次写信,整整三页,写满了我对父母的想念,也写着一个人身处他乡的诸多不习惯,小心翼翼地将信投进绿色的邮筒,便殷切地盼望着家里的回信了。一天,两天……还没算完一封信往返的周期,父亲的信就抵达了。原来父母也非常惦记我。父亲的信写得并不长,主要是告诉我家里的近况,嘱咐我好好学习之类,另外告诉我生活费会准时寄达。

中专三年里,除了准时收到父亲的信,还会收到同学的信。每天第二节下课,班级通讯员便火急火燎地赶向宣传室取信,当她抱着一大摞信返回教室,安静的教室立马喧腾起来。你一封,我一封,小心翼翼地拆开信,细细品读,那份幸福与满足难以形容。

我最多的一次收过八封信,这些信来自五湖四海,传递着亲情、友情,也传递着朦胧的爱情。被爱包围着,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后来,经济发展了,家里有了座机,打电话方便多了,再后来有了手机,通讯更发达了,打电话成了家常便饭,发视频简洁明了,写信就越来越少了。习惯了打电话、发微信、连视频的年轻人,已经很难体会到纸短情长里的深情厚爱,很难明了那白纸黑字里诉说的相思与牵挂;很难懂得那写不尽、道不完,字字珠玑、句句含情的语言有多美;很难感受信是反复可以翻出来细细品读的、斟酌推敲的美好事物;很难相信,信是连通彼此心灵的桥梁,是岁月深处最美的风景。

纸短情长,那绵密的细小心思,全藏在白纸黑字里,常常让人读得笑靥如花,泪水涟涟,有感动、有欣喜、有希望……那些写信的日子,真是单纯而美好,弥足而珍贵。(刘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