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书,读到了畅销书作者、百岁青春模范赵慕鹤的经历,深受启发。他75岁当背包客,93岁当义工,98岁考上硕士,如今的他,还在继续书写传奇。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每一天都有新的挑战,那才是他生活的目标。决定做什么事,就要对自己狠一些,勇气、努力和坚持,让赵老人生的热度不随时间冷却,崭新的月历上依旧写满行程。
梦想不分年龄,执着的追梦者值得尊敬。日本女画家堀文子的外交官丈夫去世后,43岁的她孑然一身环游世界,开始浪迹天涯之旅。82岁那年,她登上喜马拉雅山,只为寻找神秘的梦幻之花“蓝罂粟”。在海拔4500米的悬崖石隙中,她的愿望得以实现。90岁,她出版了随笔集《一个人活着》。她说,虽然维持现状可以确保平稳无事,但那是以抛弃对未知的好奇、对一切新鲜事物的感动为代价的。
身边也有很多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的典型,老妈就是一个。退休在家两年多,老妈在社区锻炼身体时,碰上几个年纪也在六十上下的业余骑车族,他们滔滔不绝地讲着骑车旅游的乐趣,说得老妈心动了,一回到家就要老爸帮着去买“装备”——说自己也要加入“驴友”团。
说做就做,那个周末,天刚蒙蒙亮,早起的老妈全副“武装”,足蹬登山鞋、头戴登山帽、身上背着鼓鼓囊囊的登山包,手里提着登山杖,加入到“驴友”大军,浩浩荡荡地向舜耕山中挺进。
据老妈回来讲,那一次骑车抵达目的地后,老妈一群“驴友”们便开始了徒步行进。因为年纪原因,“驴友”们在山里如长蛇一般游动,遇到险要之处,全都是手脚并用,甚至是上边拽、下边推,攀援而上;到中午时分,选一较为开阔的地段,大家一起埋锅造饭。那一刻,他们俨然忘记了自己已是一群年已花甲的老人。
老妈这一群“驴友”们都很执著,因为共同的爱好,就连假期,也是巧做安排,然后结伴登山。大家互相帮助、互相照顾,那种感觉、那种亲情,是在平时根本无法体会到的,老妈每每回来常跟我们讲其间的艰辛和乐趣。“驴友”们建了微信圈,常常将他们户外跋涉的英姿传到微信圈,有时还现场直播,惹得点赞不断。我们做儿女的都支持老妈的行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驴友”们的集体行动更加充实了老妈的老年生活!
几年下来,老妈的“驴友”社穿越了附近地市的不少景区,他们攀登、协作穿行街区、行走于山峦……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在有情山水中尽情地奔走、歌唱,戏溪水、赏奇石。
无论年龄大小,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就是精彩人生。(顾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