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文学淮军”征文(第五季) > 寻找信号的孩子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寻找信号的孩子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4/9 11:37:2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得那是二月的一个清晨,那天是周一,天麻麻亮,我听见隔离房间里的孩子轻轻起床洗漱的声音。我轻轻走过去问:“网课八点半才开始呢,怎么不多睡一会儿?”他一边刷牙一边说:“今天有升旗仪式,早点起来准备一下。”我没说什么,心里十分欣慰。

走在上班路上,春寒料峭,我心里却热乎乎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自觉性,应该是跟那个来我家“蹭网”的男孩有关吧。

时间退回到二月中旬,一天早晨,天很冷,我出门买菜,看见楼道间站着一个男孩,十三四岁的模样,头发乱蓬蓬的,低着头,手里捧着手机,耳朵里塞着耳机,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机屏幕,连我从他身边走过都浑然不觉。我皱了皱眉,反感地想:这是谁家的孩子,大清早的,躲到这里玩游戏,真是的。买菜回来,他还站在那里,连姿势都没变,我的反感变成了厌恶,故意重重地把门一关。

中午吃饭时,我跟老公提起早晨的事,他说:“不会是为了蹭网才跑到这里来的吧?这么冷的天,在楼道间一站大半天,也不怕辛苦,把这份吃苦耐劳的精神用到学习上多好!”我连连点头:“就是、就是!要不,咱们把wifi加密吧?”老公说好。

过了几天,楼道间没有出现那个男孩的身影,我也就把这事儿忘了。

一天晚饭后,我下楼倒垃圾,又看见那个男孩了,他正举着手机到处找信号呢。那副焦急、期待又无奈的表情让我心中一动。我犹豫片刻,还是走上前去问道:“孩子,你是在找信号吗?”他点点头:“是啊。”我忍不住说:“孩子,你现在是学习的时候,沉迷游戏可不行啊!你把这份劲头用在学习上多好……”他沉默了一会儿,分辩道:“阿姨,你误会了,我到处找信号,就是为了学习呀!”

原来,这个孩子叫小浩,是咱们小区清洁工的孩子,疫情开始后,跟父母一起住在小区物业提供的一间小杂货屋里。杂货屋没有网线,父母的手机又比较旧,为了不耽误上网课,每天晚上他都要出门找好有信号的地方,第二天一早就过去上课,就这样坚持了好几天……

看着他冻皴的脸蛋和纯净的眸子,我心里百感交集。我说:“明天,你到我家来上网课吧,我住在6号楼632室。”

第二天一早我就开放了wifi,等小浩来,却迟迟不闻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他正站在楼道间听课呢。我轻轻走过去,打着手势告诉他:“进屋里听课。”他摇摇手坚持不肯。我怕影响他上课,便走开了。上午的网课结束,他向我道谢:“能找稳定的信号上网课就已经很好了,不用麻烦了。”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邻居知道小浩的事情后,从家里搬出折叠桌椅放在楼道间供他使用。他上网课的时间段里,我们做事都轻手轻脚的。

出乎我意料的是,自从小浩在我家门前楼梯间蹭网上网课后,我家孩子也变得自觉多了,不用我催促、唠叨就能主动看书学习了,真让我打心眼儿里高兴。

后来我浏览网页时发现,像小浩这样“寻找信号的孩子”还不在少数呢:家住四川广元旺苍县金银村的15岁女孩杨秀花,为了寻找信号,每天六点就匆匆起床,收拾好书包,带上干粮,步行至离家四公里远的一个悬崖边上课,下午五点才回家,风雪无阻;河南洛宁上戈镇刘坟村的初中女孩每晚到村支部门口,就着路灯的微光蹭网学习,深夜还不回家,年迈的父亲蹲在一边默默地陪伴她;湖北长阳的两个初一女生,为了上网课,跟爷爷一起举着手机四处寻找,终于在离家300多米处的山坡上找到了信号。疼爱她们的爷爷,用油布和竹竿在山坡上搭了一个简易窝棚给两个孩子遮寒挡风;西藏昌都埃西乡岗村的斯朗巴珍,把雪山上的一块石头当成“课桌”,一坐就是四个多小时,实在冷得受不住了才站起身活动一下……

看到这些,心酸之余却也非常欣慰,再艰苦的条件也挡不住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热情,透过他们朴素的外表、简陋的学习用具、冻红的脸蛋和坚毅的目光,我看到了美好、光明的未来……(赵闻迪)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