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封闭管理的一天实录
面对突然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从1月27日起,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切实守护院内儿童、老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封闭管理期间,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的儿童、老人生活过得怎么样?近日,记者利用微信视频连线方式,记录了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封闭管理的一天。
2月23日,是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封闭管理的第28天。凌晨5时,天光尚未放亮,但厨房里的师傅们已开始忙碌起来,洗米煲粥,和面做包子、做馒头,为大家准备营养早餐。
老人、孩子有着早睡早起的生活规律。6时刚过,老人和孩子们在护理员的协助下陆续起床、穿衣、刷牙、洗脸,迎接新一天的到来。与此同时,婴儿区的宝贝们在护理员妈妈的怀里正喝着醇醇的牛奶、吃着香香的米糊。
大约7时,护士一一核对名单,为老人测体温、量血压,为有需要的老人发放口服药。另一边,厨房师傅已将热好的牛奶、香喷喷的米粥、软糯的糕点等各式早餐认真打包,陆续送往孩子和老人们的房间。为避免集体用餐交叉感染,院里实行分餐和送餐制度。
7时15分,儿童开始用餐;7时30分,老人开始用餐。
7时40分,医护人员开始为全院职工测量体温,严格检测、认真记录,早晚各一次。
8时,保洁人员开始了清洁和消毒工作,为房间、走廊等公共区域喷洒消毒液,早晚各一次。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每日用84消毒液不定时擦拭消毒。同时,医护人员也开始了查房工作,量体温、问诊、治疗。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每日增加了查房次数,多次为儿童测量体温,以便及时掌握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
8时30分,孩子们准时来到特教室学习。特教老师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制定了多种多样的教学计划,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9时,水果和果汁分配好了,幼儿餐厨师推着餐车送至每个房间门口。冬天要多吃水果和蔬菜,才能提高免疫力,营养又健康(16时还有一次)。
9时30分,小年龄段的宝宝们要进餐了,有香甜的奶粉和米粉,护理员妈妈按照每个宝宝不同的需求精心调配,宝宝们知道好吃的要来了,高高兴兴地坐在小座椅中等待着。“龙青”是一名重度脑瘫的宝宝,吞咽功能极差,食物需要打磨成流食,护理员妈妈需要一勺一勺地喂,每一次都需要40分钟才能完成。
10时,为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工作人员会准时提醒护理员,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20分钟。每天进行紫外线或臭氧消毒2次,每次30分钟。此时,外面春光明媚、阳光和煦,护理员会把孩子们带到指定的安全区域晒晒太阳、增强体质。
11时30分,孩子们开始午休。护理员趁职工餐开饭前这一会儿工夫,见缝插针还要开始各种打扫和缝缝补补的工作。
14时30分,孩子们陆续起床了,讲故事、做游戏、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跳绳、拍背、按摩……护理员和医护人员开始了下午的忙碌工作。
16时,水果车如约而至,到了17时30分,美味的晚餐也会准时送达。
很快,静谧的夜晚来临了。19时30分,开始了睡前洗漱、睡前故事等“规定动作”。听着有趣的睡前故事,宝宝们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21时刚过,保育人员好像听到了宝宝房孩子的哭声,仔细一看原来是“冉冉”宝宝饿了。“冉冉”是一名早产儿,来院里的时候才四斤半。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养育,现在已经11斤啦。“冉冉”美美喝完牛奶,又甜甜睡着了。
22时,孩子们都已进入了梦乡,但保育妈妈们依然在忙碌着,几个孩子踢开了被子,保育妈妈们会第一时间把小被子重新为他们盖好。
夜深了,楼内一片静悄悄,连关门和走路的声音都是轻轻的。医护人员来了,量一量体温;值班的工作人员拿着手电楼内楼外巡查……
2月24日,清晨第一缕阳光再次洒向大地,全院工作人员又开始了新一天忙碌的工作。(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顾本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