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众志成诚 抗击疫情 > 用我们的精心救治换淮南人民的安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用我们的精心救治换淮南人民的安心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2/13 8:54:5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去年8月开始,我一直在曹庵镇陈巷村卫生室参加健康脱贫‘百医驻村’专项活动,年三十放假回家,原打算陪陪父母和妻儿,但疫情形势严峻,下午接到院领导通知后,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赶到救治一线来了。”日前,记者采访了刚刚从我市新冠肺炎救治一线轮换下来休整的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首批救治团队组长朱永兵,听他讲述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传染病院区)奋战的十多个日日夜夜。

作为第一批治疗小组的组长,一进驻病区,就紧张忙碌起来,带领小组成员迅速完成物品准备,明确规范的操作流程,一遍遍防护流程推演,各项救治活动准备工作全部展开,严阵以待。

1月24日0时18分,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马某入院,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的战斗随即打响。马某年龄大,入院时情绪低落、恐慌,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针对这一情况,朱永兵精心制定治疗方案,每天为马某做心理辅导,开解情绪,稳定了病情。“好情绪对于病情恢复往往会事半功倍,现在大家都成了心理治疗师。”朱永兵说。

作为这次担任救治团队组长的朱永兵,曾经历过抗击“非典”,在感染性疾病科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告诉记者,目前虽没有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特效药,但救治组会根据每一位病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对患者相关并发症、合并症进行干预,提升病人自身免疫力,阻止病情进展。

两次查房、三次报表、随时处理突发情况、接收新的病人……每天,朱永兵的工作都排的满满当当,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也成为常态。“虽每次查房都费时耗力,但我们还是坚持一天两次查房,这有利于及时掌握病人病情变化,做到精准对症处置。”朱永兵说。

咽拭子核酸检测结果,是确诊新冠肺炎的一个重要指标。采集咽拭子标本是一件高危险的工作,病人呼出的气溶胶和喷溅出的飞沫,很可能携带大量病毒。面对风险,朱永兵做了一个硬性规定:标本一律由他采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经验也更丰富,这个工作就得我上。”朱永兵说。

2月5日,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患者杨某和李某达到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成为我市首批康复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刚开始我非常焦躁,也很害怕,但是医护人员的治疗和鼓励,让我充满信心,感谢全体医护人员!”两位患者在离开医院的那一刻,朱永兵和全组成员倍感欣慰,首战告捷,让市民能够感觉到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这场疫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也让全组成员更有信心。

首批入驻的只有2名医生,随着入住病人不断增多,朱永兵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有些病人有基础性疾病,还有病人出现合并症,这些都给救治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朱永兵介绍,1月3日凌晨3时,患者高某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伴胸闷,他立即进入病房,体检右上腹压痛明显伴墨菲征可疑阳性,考虑突发急性胆囊炎,因为高度紧张而出现胸闷症状。经过及时处理,患者症状有了改善。一通忙活下来,天已微亮,新一天的工作马上又开始了。

2月8日,我市第3例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当天,朱永兵带领的第一组医疗团队也完成了和第二组医疗团队的交接,结束了15天的抗击疫情的战斗历程,期间,共收治21例确诊病例,1例疑似病例,零院内感染。

“一个病人到来,全队准备;一个战友上阵,全队齐心协助;不漏掉一个细节,不忘记一个提醒……”就像朱永兵在救治一线写下的一段话那样,最让朱永兵感到自豪的,还是自己带领的这个团队:“我们这个小组,虽然年轻,但凝聚力、战斗力极强,正是得益于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这么明显的救治成效。”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疫情就是命令,第一时间奔赴战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朱永兵说,虽已轮换下来休息,但只要有需要,自己随时准备重返战斗一线。(记者 李东华)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