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众志成诚 抗击疫情 > 安静的城市 更具抵抗力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安静的城市 更具抵抗力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2/10 8:10:1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人群聚集的城市总是喧闹的,但2020年伊始的白天与黑夜,无论是晨光微熹还是夜幕降临,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使一向喧闹的城市归于寂静。面对疫情的每一天,全国上下都在一起努力着,以静制“疫”,让城市安静下来,也让安静的城市更具抵抗力。

安静的城市中,有一种抵抗力叫做“坚守”。与城市的安静和市民的居家截然相反,在大家尽量不出门的时候,有这么一群英勇的“逆行者”,一直在为阻击疫情奔忙。他们之中有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护士、学者专家,有在高速路口为过往司乘测量体温的交警,有守在村口维持秩序的扶贫干部,有为隔离人员送去慰问品、关心关切的社区人员,有舍弃与家人团聚机会、坚守岗位的城管、环卫、物业、街道、乡镇等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没有人天生是英雄,只是因为有人需要,他们便选择把危险挡在自己身前,面对疫情,各司其职、坚守岗位的普通人,他们让安静城市更安全、更具抵抗力。

安静的城市中,有一种抵抗力叫做“奉献”。疫情持续的每一天,宅在家不能出门的人们,不停地刷着新闻:河南洛阳14家家具企业得知武汉急需医疗柜,企业主连夜加班,争相捐赠,当晚就凑齐了20万元的货物,物流公司得知后免费按时运送;安徽寿县红远卫生用品公司在疫情期间叫停外贸订单,24小时生产一次性口罩保障国内市场需求并承诺绝不涨价;自发给一线工作人员免费送吃送喝的普通群众,自发匿名捐款捐物的普通群众,自发给小区居民免费代购送菜的普通群众,自发写下温暖话语鼓励被隔离人员的普通群众……和疫情战斗的每一天,都不停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爱的人,他们的所做所为,算不上惊天动地,但让我们在复杂的情绪里,看到了为阻击疫情贡献自己力量的闪闪发亮的普通人,他们让安静的城市更温暖、更具抵抗力。

安静的城市中,有一种抵抗力叫做“凝聚”。汶川地震后,汶川县100多名伤者,被送到武汉免费救治,这次疫情发生后,汶川县三江镇龙竹村村民驾车36小时运送了100吨新鲜蔬菜驰援武汉,运送的卡车上贴着同一句话“汶川感恩您,武汉要雄起”;疫情来临时,在中国生活了三年的非洲留学生蒙亚,决心留在广西当一名志愿者,尽己所能防止疫情蔓延……无论是全国各省美食给武汉热干面加油的图片,还是16省每省各包湖北省一个市的对口支援,还是海外华人在异国的买买买、捐捐捐,又或者是国际上的支持,我们感受到了广泛的爱国热情,大家始终心连着心,一场疫情也增强全国各地、海内外华人、国际友人的凝聚力,他们让安静的城市更团结、更具抵抗力。

安静的城市中,有一种抵抗力叫做“担当”。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有关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通报疫情,分享病毒基因序列;及时对滞留海外的湖北特别是武汉公民回国问题作出妥善安排。国家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党中央的统一调度之下,令行禁止、兵贵神速,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决策速度快、动员规模广、依法落实严,汇聚起全面战“疫”的强大力量。一场战“疫”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坚强的领导核心,各级政府高效的执政能力,看到了中国对世界的担当,党中央和政府对国家对人民的担当,中国军人和9000多万名共产党员对普通群众的担当,在最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身先士卒,捧出了一颗红心,他们让安静的城市更安定、更具抵抗力。

2020年初的城市与以往不同,安静着,等待着,在这安静之下蕴藏的是一颗颗比以往更有力量更有生机更温暖更坚定的心。面对疫情,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加速奔跑、英勇奋战,14亿中国人没有一个是旁观者,亿万只手紧握在一起,众志成城。我们始终信念坚定,未来依然充满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便是国家和民族阻击这场疫情最大的抵抗力。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盼望着春来疫去燕归来,盼望春暖大地百花开。我们一起努力。

加油!(杨洋)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