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众志成诚 抗击疫情 > 退伍不褪色 疫情战场铸忠诚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退伍不褪色 疫情战场铸忠诚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2/7 9:00:1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追记在疫情防控一线殉职的淮南市大通区城管局大通街道中队副中队长陈在华

2月1日清晨6点,大通区城管局大通街道中队副中队长陈在华和妻子在家里相遇了,他是起个大早去上班,她则是刚刚下了晚班。因为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夫妻俩都是忙得连轴转。

看到丈夫脸色不好,妻子一再劝他不要上班了,在家休息休息。陈在华却对妻子说,“单位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队员们都坚守在防控一线,我作为中队副队长,还是一名党员、一名退伍老兵,不能掉队,我身体扛得住,再坚持坚持,等疫情结束后我再请假休息。”说完,陈在华便离开家,匆匆踏上了上班路。途中,陈在华感觉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实在无法坚持到岗,便就近前往医院就诊。医生诊断结果是急性心肌梗死,并立即安排其住院治疗。但终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于2月3日凌晨5时不幸去世,以身殉职,生命定格在了48岁。

噩耗传来,陈在华的家人、朋友、同事陷入难言的悲痛之中,人们无法相信:那个不忘初心、不计名利,一身干劲、冲锋在前的陈在华走了……“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场梦!”“他真的是一个好人啊!”“他是太累了!愿他在天堂里不再那么劳累!”

抗击疫情的“急先锋”

——他忠于职守、冲锋在前,连续奋战多日,每天工作时长都在10小时以上

陈在华,1972年2月出生,1992年12月入伍在沈阳军区某炮兵旅服役,199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12月退役,1996年至2003年在淮南市规划监察大队工作。2003年以来,他先后在大通区城管局洛河镇中队、上窑镇中队、大通街道中队工作,生前任大通街道中队副中队长。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我市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市城管系统积极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全力投身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大通街道是大通区政府驻地,人员集中,情况复杂,疫情防控任务十分繁重。作为大通街道中队副中队长,陈在华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带领协管队员,取缔了辖区所有活禽交易市场,关停了所有饮食摊群点,并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科学知识和政策。流动摊点多的环铁路,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他主动请缨,抓住早晚两个关键时间段,采取不间断巡逻、死看硬守的方式,取缔了所有摊点,避免了人员集聚带来的潜在风险。“春节以来,陈在华连续多日一直带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每天工作时长都在10小时以上,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大通区城管局局长沈树辉告诉记者。

1月31日下午4时许,正在路面巡查的陈在华突然感到身体有些不适,气促、胸闷,此时他已连续工作了8个小时。于是,他抽空给爱人打了个电话,爱人劝他身体不适就不要坚持工作了,早点回家休息。“当时,我巡查了陈在华负责的辖区,看到他有点疲惫,叮嘱他做好防护,若觉得身体吃不消,就早点回家休息,被他婉言拒绝了。”大通区城管局副局长郑义回忆说,陈在华带领队员一直巡查值守至晚上7点,直至完成交接班后,才返回家中休息。

陈在华的爱人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近期也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1月31晚,她值夜班直至次日早晨6点才回到家中,与丈夫匆匆见了一面。“如果那天下午(1月31日)4点钟,他就去医院治疗,就不会这样了;如果那天(2月1日)早上,我态度再强硬一点,也许他就不去上班了,也就不会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回想起当时情况,她已泣不成声。

同事眼中的“老黄牛”

——他守初心、担使命,退伍不褪色,对待工作不计得失、冲锋在前

一身城管制服、日夜坚守执法、苦口婆心劝说——与许多城市管理者一样,陈在华17年的工作生涯是以苦为乐、以苦为荣。

在同事们眼中,陈在华是一个敢于担当、勤恳工作的“真汉子”。采访中,同事们用手机点开了一张张陈在华工作时的照片,轻轻述说着他生前的工作表现,往事历历在目。

照片中,陈在华身穿城管制服奔走在大街小巷中,维护着城市的整洁和美丽。他温暖笑容的背后,透露出一股“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干劲、一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一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

大通街道中队中队长廖德好谈起这个“好战友”时一脸惋惜。“2003年,我们一起进入大通区城管局工作,至今已相识了17年。老陈是一名老兵,退伍不褪色,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严谨作风,脏活累活重活总是抢着干,深受中队同事的信任和尊敬。”廖德好回忆起一件小事:在大通街道环铁路,有一个特殊的小摊贩,母亲带着一个残疾的女儿,靠着卖点水果维持生计,由于经常流动经营,给城市管理带来了“麻烦”。陈在华了解情况后,主动请缨,与这对母女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了解其困难后,积极协调,为母女选择了一个固定的地方,既解决了城市管理难题,也保证了母女俩的日常生活。“陈队长脾气好、有耐心,善于与老百姓沟通,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常挂脸上的温暖笑容。”附近居民说。

“陈在华是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是一名‘老黄牛’式的党员,淡泊名利、不计名利是他的显著品格。”大通城管局副局长姚多琦告诉记者,2019年,局里准备从基层一线择优选拔一名干部到机关工作,考虑到陈在华在基层工作了十多年,经局领导班子决定,拟把他调到机关来工作。局领导在找他谈话时,他当时的回答是“考虑一下!”后来,他还是婉言拒绝了,表示愿意在一线再多干几年,把机会留给了他人。

方磊于2011年进入大通街道中队工作,前期一直跟着陈在华学习锻炼。“陈队长是我的好领导、好师傅,工作中手把手地教我,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怀。”方磊说,在陈在华的教导下,他成为“数字城管”方面的小能手,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平凡的工作,平凡的身影,融入工作点滴中的是陈在华深藏心中的那份使命和责任。陈在华走了,在他每天巡查的大街小巷似乎还印记着他的足迹,社会各界人士都在为失去一名敢于担当的“城市卫士”而深感痛惜。

“陈在华是一名老党员、一名退伍老兵,他用生命践行入党誓词,用使命担当为百姓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不幸倒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他是名副其实的‘城市卫士’,他身上折射出淮南城管人守初心、担使命,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精气神’。”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宫传敏告诉记者,市城管局党组已经发出通知,号召全市城管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向陈在华同志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奉献、担当作为,在防控疫情一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城管人的新贡献。

【记者手记】 面对蔓延的疫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退伍老兵,陈在华的选择是忠于职守、冲锋在前,不幸倒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他是全市疫情防控一线涌现的先进典型代表,是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他身上体现的守初心、担使命,退伍不褪色的“精气神”,激励着全市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群众,抓细抓实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平凡孕育伟大,伟大出自平凡。陈在华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奋不顾身,源自于他日常工作的勇于担当。在大通城管系统工作17年来,他始终扎根在一线,平凡坚守的背后,是他深藏心中对事业的那份责任。他是一名爱岗敬业、敢于担当的“城市卫士”。(记者 朱庆磊)

图为陈在华同志生前工作场景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