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在家便是做贡献,出门买菜有讲究——
尽量减少买菜次数 尽量缩短买菜时间
疫情防控期间,响应政府号召在家好好待着,不出门添乱便是做贡献。而在家最操心的事莫过于吃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家里储备些好存放有营养的菜是非常必要的,避免三天两头出去买菜。
2月4日上午,在老龙眼菜市场,买菜的人虽然和平常比少了不少,但也有一些戴口罩的大爷大妈们拎着袋子在买菜,他们要为一家人的吃饭操心。孙大妈就是这些买菜者之一。
她大袋子、小袋子装了不少,拎在手里让人感觉走路都很费劲。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采访她时,她介绍说:“今年春节比较特殊,因为疫情防控,大家有了一个比往年更长的假期,可一大家子一日三餐总要吃饭,我就是买菜前计划好买哪几样,避免在菜市场里乱逛,一次多买一些,既可减少买菜时间,也可减少出门买菜的次数。”
“备足了菜,让家人吃好,他们就能够安静宅在家里,看看电视玩玩手机,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孙大妈说。
买菜先确定买什么、一次多买一些,减少出门买菜的次数,这个方法很不错。孙大妈介绍说,现在生活好了,肉是每天必不可少的,鸡鸭、牛羊肉、猪肉等肉类,营养丰富不说,买回来往冰箱一放,很长时间都不会坏,而且市场上多得是。反而是蔬菜难买,很多人逛市场,看着满街的蔬菜,反而不知道买什么了。
孙大妈指着她买的蔬菜说,冬天萝卜白菜是当家菜,而且比较耐存储。这是我买的青萝卜、大白菜、胡萝卜,这三样蔬菜平时家里备一点放阳台上可以存放很久不变质。有了萝卜白菜,我能想出很多种吃法。另外,冬天室温低,家里还能囤一点土豆、山药这样的食材,既能当主食又能当菜,还比较耐放。
孙大妈对干货情有独钟,她觉得这类东西耐放,还能吃很久。干货的种类很多,各种蘑菇、木耳、黄花菜等菌菇类,紫菜、海带、海米、墨鱼干等干的海货,豆角干、黄瓜干等干的蔬菜,可以说是种类繁多,干货也更容易保存,放在通风阴凉处,配什么荤菜都可以,正是宅在家里最理想的菜。
想宅在家里不出门,蛋类不可少。孙大妈说蛋类有益于身体健康。蛋类相对于蔬菜来说,也是比较好保存的,烹饪方式也很多,蒸炒煎煮怎么做都行,可搭配肉类、蔬菜做出各种美味佳肴。
居家少不了水果。孙大妈不建议选择桔子、桂圆这些容易上火的水果,本身宅在家里运动少,作息不规律就容易上火,可选择猕猴桃、橙子、苹果、火龙果、梨这些,相对来说比较好保存,营养价值高,吃了不容易上火。
作为一家主要负责买菜、做饭的孙大妈,她建议疫情防控期间少出门,买菜也要一次多买一些,买一次够一家子吃好几天的,这样就可以减少出门买菜的次数。
面对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的采访,她还建议出门买菜时,必须佩戴口罩,尽量缩短买菜时间;避免去家禽市场采购;如需去生鲜市场采购,应注意个人防护,首先要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如需接触可佩戴手套,接触后及时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记者 李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