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众志成诚 抗击疫情 > 防控疫情,淮南志愿者在一线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防控疫情,淮南志愿者在一线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2/5 9:21:2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月28日傍晚,八公山区城市记忆广场警务站发生了一件特别暖心的事,一个小伙儿拿着500块钱,说想捐款给湖北人民,但是不知道怎么捐,就交给了警察叔叔。民警询问其姓名,他不说,放下钱就跑了……

“我从妈妈手机里看到你们为了抗击这次的疫情,冒着危险在小区里给居民做宣传……所以就和妈妈商量了一下,把家里准备的医用口罩支援20个,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是我为这次疫情防控尽的绵薄之力!”1月29日,田家庵区民生中学三年级学生郭茹逸为民生社区工作人员送上了口罩,并附上一封感谢信。社区党支部书记童春芳告诉记者,郭茹逸曾多次参加小区的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是社区里一名优秀的小志愿者。

从做好事不留名的普通小伙儿到小志愿者郭茹逸……在疫情防控面前,人人都是志愿者。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市文明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时间发出《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倡议书》,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志愿精神,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斗争,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医务志愿者当先锋。“作为白衣战士,我们申请志愿加入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队……”面对肆虐的疫情,市第一人民医院486名医务志愿者、东方医院集团327名医务志愿者带头写下“请战书”。1月27日,淮南市首批医疗队11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有着10余年感染科工作经验的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陆晓梅就是其中一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志愿者,我必须去!不计生死,勇往直前!”出征时刻,陆晓梅坚定地说。

党员志愿者作表率。1月30日,凤台县古店乡组建了党员志愿者突击队,85名党员志愿者带头深入13个村,担任疫情监控员、信息宣传员、环境卫生维护员和外地车辆劝导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为党旗增光添彩。“社区同志,这是我和老伴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3000元钱。我们年纪大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1月30日上午,八公山区新庄孜矿85岁退休老党员、社区志愿者、退役老兵赵士明早早来到团结社区,希望通过社区向武汉捐献爱心款。

交通志愿者把好疫情输入关。我市交通系统组织志愿服务队32个,投入志愿者1236人次,配合一线执法人员,在国省干线市界出入口、长途汽车站、客运渡口码头、高铁站、火车站、高速路口等重点场所开展志愿服务,广泛宣传防疫知识。成立督察志愿服务小分队,及时劝阻未带口罩的乘客。 

爱心志愿者踊跃捐款捐物。市红十字志愿者积极捐款捐物,潘集区退役军人苏翔向市红十字会捐款20万元。苏翔说:“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关键时刻还要像战士一样冲在前头、献出爱心。”潘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王启明等自筹资金,为潘集区环卫处、交警大队送去了一份“爱心大礼包”,包括600份口罩和1箱84消毒液,慰问奋战在一线的环卫工人和交警。寿县社会爱心志愿者张士东向保义镇政府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6000只。潘集区祁集镇爱心志愿者曹毅,向家乡捐赠价值12000元的200台红外线体温计。截至1月30日,市红十字会共收到捐款捐物近两百万元。

社区志愿者当好宣传员。“手指口技响连环,各位朋友听我言,春节不要胡乱窜,冠状病毒藏武汉,冠状病毒不可怕,就怕大家不听话……”寿县文艺志愿者李勋,自编口技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通俗易懂,宣传效果明显。大通区组织志愿者深入乡村(街道)、村(社区),拿着小喇叭走村串巷、逐户发放“一封信”,倡导“人不动、车不动,不出门、不接触”,劝导群众取消婚宴、寿宴等聚集性活动,全力打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疫情阻击战。(记者 朱庆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