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全力防控疫情守护群众健康
“广大居民,请注意个人卫生健康,勤洗手消毒、多开窗通风、多饮用开水;少去人口密集场所,外出戴口罩;尽可能不外出走亲访友,少聚餐、少聚会、少聚集。”1月27日上午,记者在大通区大通街道居南社区采访时看到,社区工作人员采取设立宣传点、入户宣传等方式,向居民发放《倡议书——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
“我们在主要路口、小区悬挂防疫宣传标语100余条,循环播放录制音频《倡议书——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重点做好返乡人员登记,截至1月27日上午,辖区共登记返乡人员19人,均已落实包保责任,督促他们自觉居家隔离,并严密跟踪发热情况,坚决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大通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
疫情防控,关乎群众生命健康。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大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监测、评估、预警、反应机制,切实做到严防严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严责任,领导包保村(社区)。制定下发《大通区领导干部联系包保安排的通知》,坚持区领导带头、区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与,实行防控工作领导干部包村(社区)制度,实现了46个村、15个社区全覆盖。
广宣传,防控知识家喻户晓。利用大通区政府官网、大通发布微信平台,转发《淮南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告》,公布省市疫情防控咨询热线电话;各村、社区工作人员积极行动起来,在村、社区设立宣传点,在各进村路口、社区显著位置悬挂横幅,将《倡议书——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张贴到社区宣传栏、村民家门口。此外,设立咨询电话,回答、解释、处置群众反映的各类疫情问题,并安排发放张贴各类疫情宣传知识近8000份,确保家喻户晓、科学预防。
抓培训,提高专业应对能力。组织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管理、医护人员集中培训9场,培训280人次,确保熟悉和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规范开展筛查、登记、分析、报告、救治、处置等防控工作。同时,多方筹措防控物资,目前全区已购买解决一次性口罩20000只,84消毒液210瓶,酒精10箱,一次性手套200个,额温枪20个。
查病源,确保不少一户、不漏一人。认真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高度重视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社区等点位,加强人员追踪,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有效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做到区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目前,全区已摸排登记从外省回乡人员1200余人,因发热引导到有发热门诊医院就诊32人,目前没有出现确诊和疑似病例。同时,规范做好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观察工作,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防源头,内防扩散、外防输出。重点做好淮南东站、高速淮南东出入口疫情防范工作,加强人员体温检测,坚决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区卫生监督所加强卫生监督执法检查,两次深入辖区内各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执法检查。同时,着力管控人员密集场所和活动,在重点场所做好通风消毒、体温检测、卫生检疫等工作。
针对学生群体,区教育系统注重发挥教师作用,做好家长和学生的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工作。区文化和旅游局停办“送戏下乡”等活动,区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馆等已停止对社会开放,严防出现集聚性疫情。(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