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壮丽70年”征文 > 一张进厂证,两代平电情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一张进厂证,两代平电情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9/19 10:08:4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周末空闲,帮母亲收拾房间,整理抽屉时一张证件滑落,拾起一看,心头一热,那是父亲三十年前的平圩发电厂工作证。

证件因岁月的侵蚀而泛黄,照片中的他已至中年,面庞清瘦而略憔悴,但眼睛里笑意依旧是那么温暖。

我知道作为第一代平电人,父亲对公司的感情就像这张证件,光阴虽蚀刻表面,但内心里的情意却已永存。

“以后要到平圩电厂工作,它是国产60万千瓦机组,比田厂和洛河电厂机组容量大多了。”这是八十年代,父亲从田家庵电厂调到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平圩电厂后常挂嘴上的话。印象中,那时的父亲总是忙忙碌碌,而且忙碌中又是极其充实和愉快的。建厂初期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因为公司在中国电力史所拥有的无可取代的地位,让首批建设者挥洒汗水、无怨无悔。朴实的平电人拥有的这份自豪之情,已被一一铭刻平电发展的历史中,展现在公司企业文化室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中。

当我佩戴着崭新的进厂证,被蜿蜒淮水和金色夕阳映衬下的巍峨壮丽的发电机组所震撼时,父亲对平电的豪情,在我心中已转化为沉甸甸的责任。近三十年,我辗转过多个部门,从财务、办公室到内控,从煤电市场到规划发展战线,有幸认识的每位平电人都勇于担当,不畏困难,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责任心令我敬佩。他们那份风清气正的品质亦如细雨,无声润泽着身边人的心田,也日积月累的积淀下顽强拼搏、锐意进取、传承辉煌的平电精神。

几十年来,通过不断加大脱硫脱硝和超低排放改造力度,降低污染物排放指标,平电人兑现了奉献绿色能源、保障碧水蓝天的环保责任。暴雪来临,抢卸电煤,保障运输线路畅通;抗洪一线,二十四小时值守,确保机组平稳运行,平电人兑现着关键时刻稳发满发的社会责任。电力市场化改革伊始,初涉商海从一份用户名单开始,一张张传真,一次次拜访,串起了企业与用户间的信任和感情,也兑现着平电人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企业责任。稳健的平电人拥有的这份责任之心,让公司三十五年间载誉无数。

“平圩有六台发电机组,发展有前途。”这是父亲退休后常和别人说的话。身在规划发展部的我,深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不为人知的艰辛。一份电量消纳的函复,开创了二期皖电东送机组跨省输电先河,长三角广阔的电力市场大门就此敞开;一个紧跟淮沪特高压配套工程的精妙构想,成就了十年磨一剑的三期项目,占领了电力发配领域三百工程的创新高地。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三十五年,三大台阶,平电人深知,只有居安思危不断发展才能让企业更具活力、才能抵御市场风险。智慧的平电人拥有的这份发展之意,让公司荣登全国装机规模第五的大型发电集群行列。

“发电公司还在建太阳能电站,真没想到。”这是父亲病中时的感慨。国家能源转型,让第一代电力人对时代变化应接不暇。创新已成为新时代平电发展战略的新名词。为取得焦岗湖和施家湖两个光伏电站的前期批复文件,为保障“630”、“1231”并网建设节点顺利实现,新一代平电人重现三十五年前老一辈的拼搏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实现公司发展战略转型的突破。在能源变革的十字路口,平电人从未迷茫,利用区位优势,寻隙突破,主动对接潘集煤化工园供热项目;走出淮南、走出安徽,为实现集团“三商战略”和中电国际“四个转型”目标积极寻找机遇,勇敢迎接挑战。敢于人先的平电人拥有的这份创新之念,让公司充满生机与活力,勇立时代潮头。

我小心翼翼把父亲泛黄的纸质进厂证和我的芯片进厂证放在一起细细端详,科技让小小的证件发生着划时代的改变,岁月借助影像让父女跨越时空在同一道年轮中相遇,而此时我们温热的眼神是如此相似,两代电力人对平电依旧充满同样的信心。(王晓艳)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