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淮南 > 赢“满分”生态红利 换一城绿水青山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赢“满分”生态红利 换一城绿水青山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9/12 8:56:3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潘集区大力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综述

曾经,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付出的是环境的代价。如今,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首要的是环境的修复。潘集,这片火热发展的土地,曾被采煤沉陷区这道“历史遗留难题”深深地困扰着。

“采煤沉陷区的问题不仅仅是认识上的问题,而是对人民群众感情的问题。不能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让群众失去生存的基础。”

“要精心编制治理规划,严格按规划实施治理,确保治理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

……

2001年以来,潘集区坚持绿色发展,回应人民期盼,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持续推动综合治理,先后开展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13个,治理面积1.7万亩,占沉陷面积的23.98%。喜人的“战果”正在改变着潘集区的面貌,赋予着潘集人民新的希望和梦想。

顶层设计建机制

为保障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有序开展,潘集区建立了“点、线、面”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职责明晰、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区级层面,成立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区综合治理工作;乡镇层面,由有关乡镇(街道)抽调专门人员,协同推进搬迁安置、土地复垦、生态修复等具体工作。地矿协调方面,潘集区和淮南矿业集团、中安联合煤化有限公司、皖北煤电集团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地矿协调机制,积极协商解决搬迁安置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资金筹措方面,针对搬迁安置建设资金缺口大问题,制定了《潘集区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安置房房款收取方案》,为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资金管理方面,为规范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及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区沉治办会同区财政局联合制定《潘集区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及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管理细则》,有效提升了全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工作水平。

立制与规划先行

为加大对土地复垦和修复,加快沉陷区生态环境治理步伐,2013年初,潘集区因地制宜,高起点编制了《潘集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2010—2020年)》,进一步为潘集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泥河镇后湖生态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实现了提高土地受益、拓展发展空间、保障农民利益的“三赢”目标。截至目前,后湖生态园已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治理沉陷区面积5400余亩。

——东辰创大公司(生态园)复垦和恢复潘北矿采煤塌陷地达386.5亩,累计投入资金3594.3万元。对复垦后的土地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发展立体生态农业,综合打造“种植养殖、食品安全、观光旅游、农业物流”四大产业,使沉陷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淮南市伟润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安徽省最大的1200多亩的鳜鱼繁殖基地,年产鳜鱼苗一千万尾,产值1200万元,冰鲜鱼驯化养殖技术获国家农业部先进技术奖;今年又新流转水面300多亩,进行青虾养殖并计划实施鳜鱼深加工,增加产值。

2017年,潘一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淮南市潘集矿区搬迁改造配套项目,市发改委已经立项批复,两个项目综合治理面积为6.5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5亿元。目前正在办理土地、规划、节能审查、环评等相关手续。

保障与安置并进

如何让沉陷区百姓的生产生活多些“暖色”,实现城镇化建设与沉陷区治理相统一、环境改善与生态修复相统一、民生保障与社会发展相统一?潘集区秉持“阳光操作、群众满意”的原则,大力实施沉陷区村庄搬迁安置工程,严格坚持遵循民意、主动服务、严格程序,确保农民“愿意搬、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

截至目前,潘集区已建设搬迁安置房280万平方米,安置群众6.7万余人。初步建成了以袁庄东部城区、潘集丁字路、潘三生活区、潘北新村、泥河五岔路、潘东新城、瓦谢新村、大庄新村为主的八大搬迁新村片区。

今年,潘集区委、区政府更是按照年初制定的“项目提速年”目标任务,重点调度乡镇(街道)沉陷区村庄搬迁续建项目,不断加快滨河新村安置小区及大庄四期搬迁安置工程建设,建设面积达76万平方米,可安置2.1万余人。为保障采煤沉陷区安全过冬、度汛,潘集区还不断规范和完善了应急保障机制,确保全区采煤沉陷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记者 贾静)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