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筑牢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筑牢基层维稳“第一道防线”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3/22 9:27:5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创新推进人民调解工作

前不久,司法部印发决定,通报表扬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我市田家庵区洞山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表现突出集体”殊荣,凤台县岳张集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赵剑虹、大通区上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王莉、潘集区司法局副局长胡云云3人获“表现突出个人”殊荣。

这是对淮南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打造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也为淮南司法行政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我市司法行政系统紧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预防在前、调处在早、处置及时的工作要求,传承和发展好“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工作,努力依靠和发动群众,实现矛盾不上交,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切实促进了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

就地解决,化矛盾为无形

化解矛盾,是“枫桥经验”的精髓。“枫桥经验”的根本就是走群众路线,矛盾由群众解决。

在淮南,农村“老娘舅”,社区“和事佬”,比比皆是,他们以公正、公平的调解,成功化解纠纷,赢得群众信任。

2018年10月,洞山街道居民王先生向街道调委会打来求助电话。他的妻子是一名高龄产妇,前些日子在小区内散步时被一住户喂养的宠物狗咬伤腿部,他与喂养宠物狗的住户多次交涉经济赔偿都不欢而散,辖区派出所也出警处理过此事,但双方始终没有谈妥赔偿问题。束手无策之下,王先生请求街道调委会进行调解。

“我们接到调解申请后,立即前往王先生居住的小区,走访附近居民、社区工作人员、接警民警,掌握了事件详情。”调委会相关调解员介绍说,他们针对王先生提出的医疗费、交通费、误工费、营养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进行了认真审核,并分别约谈了当事者双方。在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王先生与对方的矛盾基本消除,达成了和解意向。

这看似是狗咬伤人的小纠纷,却是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的生动体现,是“枫桥经验”大作用的具体实践。

“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在所难免。但打官司容易伤感情,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讲事说理进行调解。”市司法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该局抢抓全市村(社区)换届选举机遇,选优配强村(社区)调解委员会,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完善矛盾纠纷分析研判预警机制,努力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的流程化、常态化。

依靠群众,提高调解效力

在基层,我市广泛吸纳政治素质硬、乡情民意熟、群众威望高、调解能力强的老党员、老干部、老代表、老军人、老教师及乡村能人贤士,组建“五老”“老娘舅”“乡贤团”等草根调解小组,筹建了10个品牌化个人调解工作室。“这些调解员人熟、地熟、情况熟,在群众中威信高、口碑好,能很快摸清矛盾纠纷的症结所在,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记者走访部分村(社区),相关负责同志纷纷表示,这些扎根基层的调解小组用乡土语言和百姓视角析理释法、说情促和,深受群众欢迎,促进了社会和谐。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期“枫桥经验”,推动人民调解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市司法局立足实际,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提升调解工作社会化水平。

聚焦社会矛盾集中的行业和领域,我市建立健全了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物业服务纠纷、信访、电力纠纷、校园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去年淮南市还被列为全省司法行政改革项目——“在物业纠纷领域引进人民调解机制”唯一试点市。

探索多元化解机制,我市推行律师调解工作室,“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警民联调员”,依法化解信访案件等,推动群众由“信访”向“信法”转变。

同时,我市还建成了由法学等专业知识背景人员组成的人民调解专家库,人民调解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创新模式,排民忧解难题

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建立1452个“淘宝式”、个性化公共法律服务店铺(产品),为群众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选择的公共法律服务。

全市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部建立人民调解暨法律服务微信群,227名基层司法人员、1206名人民调解骨干、334名执业律师在线服务,通过视频、语音、文字聊天,话家常、评道理、解心结……

“民生问题无小事!”市司法局创新探索“互联网+人民调解”模式,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作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的着力点,把调解服务延伸到社会末梢,深入到群众中去。2018年,我市人民调解工作受理案件33190件,调解成功率达99.4%,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淮南转型提速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记者 何婷婷 编辑 汤宁)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