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墙面洁白 是城市文明的“通关密语”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墙面洁白 是城市文明的“通关密语”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2/19 7:34:0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近年来,淮南正在向着打造文明美好家园前进,8月份,淮南更是出台《淮南文明十八条》来规范和约束淮南市民行为,创建文明城成为淮南市民口口相传,身体力行的指引方向,每一个市民都在为此不断努力着。看到现在变化中的淮南,不禁让人心生欢喜。

墙面上乱贴乱画惹人烦

“我们住的是老旧小区,上世纪80年代建成,已30多年历史了,每一幢楼的楼梯墙面,甚至台阶上都是小广告,清理下水道的,配锁的,搬家的……每天上下楼看着,最后竟能把电话号码背下来了。”家住田家庵区某小区的张女士说起家属楼里的小广告又可气又可笑。像张女士说得这个情况在以前的老旧小区真是太常见了,每一层都不会落下,每一面墙都被盖得密密麻麻,一层又一层。

不仅如此,只要是裸露在外的墙面都会成为这些牛皮癣、小广告的“栖息”之所,甚至连空调外机、变电箱、大树都不放过,有的盖戳,有的贴纸,什么款式、什么规格都有,根本不考虑是否影响市容,是否给别人带来困扰。

因为这些小广告非常影响市容,所以城管部门曾专门制作了广告栏安装在显眼的地方,一开始还有不少广告贴于此,但后来广告越来越多,广告栏里已经贴不下,不少人又把广告贴到广告栏外面,再然后广告又是到处乱贴。

除了乱贴小广告,还有一些人喜欢用油漆等颜料在小街小巷墙面乱涂画。比如市博物馆旁一广场南面是一个小区,外墙掩映在树木中,就是这样一个隐密的外墙竟然还是难逃“魔手”,被油彩画上了各种乱七八糟的图案。而这个墙面曾经粉刷过,可后来又再次被涂画。

创建文明城全市在行动

而随着全市创城行动有序地进行着,这种乱贴乱画的行为被一一制止,以前曾被污染的墙面、地面得到修复,看到干净整洁的环境,市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甚至有市民自愿加入到清除小广告行列中。

朝阳街道的刘大妈虽然上了年纪,但是看到街道工作人员忙着清理小广告,也拿出自家小铲子去铲除墙面上的小广告。“这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搞得好,可以明显看到淮南的变化,就看我们这小区,虽然比较老旧,但经过整治,干净整洁了,也亮堂多了。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天天忙着搞创建,我觉得我也可以尽份力。刘大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纸制小广告铲了下来,开心极了。

对于一些印在墙上或地上的牛皮癣,虽然经过粉刷清除干净,但是难保不会再被破坏,为此,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对于严重损害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性质十分恶劣,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极坏的小广告电话机主采取曝光形式,暂停其通讯号码使用30日,并责令违法行为人立即清除张贴、涂写的小广告,待停机期满且非法行为纠正和处理后,恢复其通讯号码的使用。对于其他非法张贴、涂写、刻画小广告的单位或个人,立即自行整改、清除,否则将予以从重处罚,并将按照有关规定暂停其通讯号码的使用。

城市文明,细节看社区。一些社区专门制作了公益广告,这些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的公益广告将中国传统书画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用温馨的话语配着精美图画,满满的墙面都是在向过往行人直观地展现创建文明城市的日常行为规范。比如居南社区的市民孙先生仔细观看了公益广告后说:“社区里的公益广告内容做得很好,丰富有趣,在潜移默化中倡导文明新风。”

而一些立在路边的变电箱,原本是小广告的藏身地,现在也被完美地利用起来,绘上了各种美丽图案,或卡通、或风景,每一个变电箱都向人们展示着它变身后的美丽。像八公山区和平村广场游园的路边,灰头土脸的变电箱也穿上了彩色“新衣”。火车头、采煤工人等具有煤矿元素的装饰,既展现了煤矿工人积极热情、勇敢拼搏、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也让变电箱彻底变身,成为一道美丽的街景,给过往居民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城市的文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向着文明前进一步,那城市的文明则是一大步。创建文明城不是一则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人手拉手一起努力,相信当文明创建扎根于每个市民心中后,城市文明将离我们不会太远。

图二、三:舜耕花园小区粉刷前后对比图

图一:华声苑社区志愿者在铲除小广告(记者 王玲 马南南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