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聚焦“养人”之地 共话改革创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聚焦“养人”之地 共话改革创新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2/17 6:32:4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全国晚报看合肥”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媒体大咖齐聚一堂,聚焦合肥创新之都风采,共话媒体融合改革与城市跨越发展。此行也成为宣传合肥、推介合肥的良好契机。

“养人之地看发展,创新之都话改革”。本次活动中,媒体人走进科学岛、踏足高新区、漫步三十岗、探究长丰县,在这些改革创新的天地,捕捉拥有“养人”秘诀、创新“密码”的别样合肥,分享这座新闻富矿。

科技之都 “智造”高地

近年来,“全球增速最快城市”“未来硅谷”“黑马合肥”…… 此类关于合肥的评价频繁见诸媒体。创新,成为这座“黑马”城市持续奔跑、领军破风的第一动力,合肥也“跑”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当前,合肥拥有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等3个大科学装置,拥有高等院校60所、在校生60多万人,拥有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400家。恰逢本次活动期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成立和聚变堆园区建设启动大会也在此举行。

在合肥科学岛,与会者参观了合肥两大国家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即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和稳定强磁场实验装置。“国之重器”助推合肥创新发展领跑全球,合肥科技创新成果硕果累累,目前,合肥已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

走进高新区,媒体大咖感受来自高新区以及合肥的创新创业氛围,近距离接触诞生在这里的一个个耀眼科技创新成果。在先研院,感受“未来中心”的魅力;在科大讯飞,体验智能语音的神奇;到中国声谷,了解正在建设的人工智能生态高地。还有长丰的万力轮胎和荣事达全国双创基地。这些各自领域的“领头羊”不断擦亮“合肥智造”名片。

发展文创 传承“非遗”

合肥跻身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是继上海之后的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的影响力和城市定位也在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是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将越来越高。推出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最近几年,不断文化创新的合肥,正在改变这座城市的气质,很多人都已感受到合肥的变化。

近年来,在合肥市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庐阳区三十岗乡紧紧依托国家4A级景区和合肥“最美后花园”等资源优势,抢抓发展契机,坚持“原生态、原风貌、原住民”,着力配套基础设施,提升综合环境,全力打造安徽首个“文化创意村”,推动庐阳区特色文创产业的发展。三十岗乡崔岗艺术村、音乐小镇等特色文化创意产业所取得的成果,为驻村艺术家带来了灵感,给当地农民增添了收入,也盘活了全乡文化创意产业,一举三赢,多方受益。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彰显城市的“功底”,在长丰县中国非遗园里,一场自创庐剧表演更是让媒体一行见证了合肥文化创新的魅力。庐剧曾是江淮大地上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与国内很多城市的地方戏曲一样,也曾遭遇过严峻的挑战。求新求变,又给了庐剧一次重生的机遇。

图为参观科学岛上的“人造太阳”装置。(记者 冯登成  张雪峰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