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一支笔上话变迁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一支笔上话变迁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1/15 9:54:0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作为“文房四宝”之首,笔,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拐杖。对喜欢“爬格子”的人来说,笔的重要性甚至超出了拐杖,可以说是用以书写漫漫人生路的一条腿。

七十年代末,我小学毕业升入初中。那时,改革开放之风吹拂中国大地,尊重知识、重视文化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作为一种文化标志,钢笔占据了极为显眼的位置,看一个人文化程度高低,就看他胸前别的钢笔,别一支笔的一般是个初中生,别两支笔的多是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以至于社会上不少大字都不认得几箩筐的人,也要想方设法弄两支钢笔别在胸前,假装一个文化人,目的不外乎让人高看一眼罢了。

为拥有一支时尚的钢笔,我曾经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梦。初一下学期,我下了好大决心,用自己存放了一年多都没舍得花的一块钱,去买了一支黑色钢笔。把笔别在胸前,那份喜悦、那份虚荣、那份自我满足简直难以言表,晚上睡觉也把它放在枕畔。可惜好境不长,没过几天,我下午放学后出去割猪草,割完草回家后才发现不小心将钢笔弄丢了。我立即重返割过草的那一块玉米地,在高过人头的玉米林中搜寻了半天,最后仍不见其踪影。一种巨大的失落和一份锥心的痛惜涌上心头,我无可奈何地一屁股坐在地上,伤心地哭到天黑才回家……

1983年,我考入师范学校。三年师范生涯里,我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文学创作。每天放学后,不是泡在学校图书馆里读课外书,就是躲在寝室里涂鸦那些花开花落的少年心事。那时,写作真的是靠一支笔。坐着硬板凳,伏在脱漆的桌子上,草稿完事后,仔仔细细地抄在作文本上,送老师阅批。老师阅批后,再认认真真修改一遍,最后定稿,一笔一划地誊在正规稿纸上。  

九十年代中后期,电脑日益普及,不少长期伏案写作的人开始将手中的笔提档升级。1996年秋天,我搜尽家财凑了八千多元钱买了一台电脑,在我任教的那个乡村学校一百多名教师中,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事们都用一种异样的目光打量着我,不理解我为何要花几乎可以在小城里买半套住房的钱买电脑。但我觉得这钱花得值,因为用电脑写作不仅免除了握笔涂鸦的辛苦,用起来也很方便,排版、校对、文稿保存,瞬间即可完成;成稿想要几十上百份,容易,有打印机和复印机,几分钟就搞定……

近年来,中国飞速进入数字化时代,宽带网像一条信息高速路,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给“写字”的人带来了诸多方便,比如发稿件,打开电子邮箱就能轻松愉快地发送到全国各地,告别了写信封、贴邮票的历史。写累了,靠在椅背上听一曲萨克斯或钢琴曲,感觉轻松又愉悦……

透过岁月的云烟,回眸那一段与笔相伴的艰苦时日,我不禁生出一阵沧桑之感、变迁之慨。人们常说饮水思源,作为享受到发展红利的一分子,我真想由衷地道一声:感谢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感谢那些带领我们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人们。(海涛 )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