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他们的日子比草莓还甜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他们的日子比草莓还甜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2/13 6:46:2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别人都是过年花钱多,我们这是过年挣得多。” 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在田家庵区曹庵镇范圩村的草莓大棚里,种植户杨银红在自家的大棚里忙碌着,脸上的喜悦溢于言表。

当天,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曹庵镇,这里正值草莓销售旺季,田间地头的大棚里,是一垄垄红艳香甜的草莓;瓜果批发市场上,是来自天南地北的客商;马路上奔驰的冷链车,满载着新鲜的草莓运往各大城市……通过小小的草莓,这里的农民过上了比草莓还甜的日子。

香甜草莓种出“幸福”

走进曹庵镇范圩村种植户的草莓大棚,明丽的绿叶与红艳的草莓交织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每到春节前后,草莓的市场行情就非常好,正是赚钱的好时候。”杨银红说。

曹庵草莓闻名遐迩,全镇1万多亩无公害草莓基地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不过,今年1月份的降雪,还是给农户带来了不小的损失。许多大棚倒塌,草莓苗被冻坏,为减少损失,农户们积极应对灾害,连夜除雪,用钢架支撑起大棚。天晴后,给未受损的大棚加盖多层薄膜,以减少二次灾害。

“再冷也要干,要不然这一年可就白干了!”杨银红说,当时她和工人们,争分夺秒地抗击雪灾和低温,总算挺了过来。如今,草莓产量还不错,估计春节这半个月就能挣五六万元,一直到4月份,能收入30多万。

曹庵镇副镇长陈多田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曹庵镇有5个村的2400多户农民都在种植草莓,全镇草莓的年产值在3个亿以上。

草莓产业链 致富大批人

曹庵草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集草莓种植、物资供应、种苗繁育、技术服务、鲜果营销、观光采摘等完整的全产业链体系。

当天,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曹庵镇福满园瓜果批发市场上看到,一筐筐鲜红的草莓摆满了院子,种植户们忙着将新采的草莓称重、分箱,装车运走。

曹庵草莓上市早、果实大、果形好、甜度高、耐储运,广受欢迎。来自亚洲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客商刘金露已经是第2年“驻扎”在曹庵批发草莓了,从去年12月份来到曹庵,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挑选草莓,然后发往北京,高峰期的时候每天能发一万斤。“这里的草莓品种好,质量好,在北京能卖上价!”刘金露说,北京的消费者很认可曹庵草莓。

福满园瓜果批发市场总经理轩仕军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今年,曹庵草莓还打通了广州、海南的销路,每天发往南方的冷链车有7辆,大约在7万斤。”

在曹庵,农户们辛苦地种植草莓,依靠草莓奋斗出自己的幸福生活,也让这座草莓小镇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图为成熟的果实让种植户心生欢喜。

(记者 廖凌云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