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时政新闻 > 中国积极推动海外文化中心建设 不断扩大文化对外开放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中国积极推动海外文化中心建设 不断扩大文化对外开放
【字体: 】 发布时间:2016/12/15 20:46:5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中国文化中心在海外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使驻在国人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全方位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丰富驻在国人民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知,提高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目前,全球共有30个文化中心在正常运营。

中国近年来全面加快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步伐,目前,中国在欧洲11国(法国、德国、西班牙、马耳他、俄罗斯、丹麦、比利时、瑞典、希腊、荷兰、白俄罗斯)、亚洲10国(日本、韩国、蒙古、泰国、斯里兰卡、老挝、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柬埔寨)、非洲5国(毛里求斯、贝宁、埃及、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大洋洲3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和拉丁美洲1国(墨西哥)共建立了30个中国文化中心。

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助理郑浩介绍说,2016年,各海外中心举办文化、艺术类活动超过100场,其中不乏叫好又叫座的活动,为国外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平台:“我们在布鲁塞尔的中国文化中心充分发挥‘欧洲心脏’的地理位置优势,面向欧盟推出‘思想者对话’、‘文化体验日’和‘媒体早餐会’等富有创新的系列活动,除了比利时当地政要和文化学术界精英外,数百名欧盟机构工作人员和当地外交官先后走进中心,零距离感受中国文化,了解中国观点。我们经过1年时间筹划,在全球30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全球联动,于今年9-12月间同步举办‘跨越时空的对话——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主题活动。各中心举办主题展览、戏剧表演、音乐会、影视放映、学术讲座、研讨会、朗诵会等高水平文化艺术、学术活动150余场,为提升汤显祖和中国戏曲在世界上的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11月下旬,活动直接受众人数已达5万余人次。”

为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文化部自2014年起开始探索调动和发挥地方省(区、市)力量参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助理郑浩介绍说,目前已有两家部省合作模式的中国文化中心落成运营:“我部与上海共建的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是首家部省合作共建模式的文化中心,2015年9月投入运营以来,该中心积极配合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和驻欧盟使团的外交工作,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高质量、有影响的文化活动。近日,我部与江苏省共建的荷兰海牙中国文化中心刚刚揭牌启用。此外,我部与云南省委宣传部、昆明新知集团以部、省、企三方合作模式在柬埔寨共建金边中心。目前,我们正与北京、山东、成都、苏州、宁波商谈在海外合作共建中国文化中心的相关事宜。”

据介绍,到2020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将达到50个以上。

(责编:郑岳景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