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去沾满泥土的双手,“养”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用勤劳和执着追逐梦想,把寿县湖羊远销周边市县及浙江、湖北、河南等省,在带动周边乡镇近百户农村家庭年增收50多万元的光环后面,是她一步一个脚印积累的成果。寿县联众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谨,这位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妇女,通过特色养殖,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致富能手,勤劳致富的带头人,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羊大姐”。
创业之初 困难重重
生活在寿县双桥镇袁郢村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祖祖辈辈都是靠种地为生。许谨家和大多数村民一样都很贫穷。但是,年轻的许谨不安于贫穷的现状,绞尽脑汁地寻找致富门路,盘算着如何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当时觉得自己如果不闯也是种地受穷,闯一闯,说不定就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总得试试吧?因为在上海打工时接触过湖羊养殖,几番思量后我决定养羊。”许谨笑着说。说干就干,2012年秋,她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又把所有亲戚朋友借了个遍,筹到了86万元启动资金,建羊舍,铺羊圈,扑下身子大干一场。为养羊,她把铺盖卷搬到养羊场,与湖羊吃睡在一起,在实践中积累知识,细心观察湖羊的生长发育规律,“创业哪有不吃苦的,都是‘泪里淘金,汗水换钱’啊!”
但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 由于初次饲养经验不足,特别是母羊的营养没有达标,许谨刚开始试养的200只种羊有40多头出现了早产、死胎、瘫痪等问题,损失了10多万元。“当时看着空了大半的羊栏,我心都要碎了。那次失败的养殖试验,让我损失惨重,真像是挨了当头一棒,家人的不理解和村里人的风言风语,让我深受打击。”时至今日,许谨依然对创业之初的艰难岁月,记忆犹新。
好学不倦 成为内行
胆大还须细心人。总结了上次失败的教训,许谨深深地感到,养殖不仅是一项体力活,更是一门技术活。于是,她买来大量养羊技术、管理方面的书籍认真学习研究,同时在当地妇联、扶贫办等部门的帮助下,向请来的兽医专家等专业畜牧科技人员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那时候为了弄懂一个技术问题,许谨经常连续十几个小时呆在羊舍里,细心观察,认真揣摩,并亲自动手为羊做防疫、配料,渐渐地许谨就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技术通”。
如今的许谨已经成了当地有名的养羊专家,她不但对自家每头湖羊的引进来源、免疫过程、生产情况都了如指掌,还根据日积月累的养羊经验,慢慢摸索出了一套比较科学的饲养模式。此外,许谨还独创性地提出了适合当地的湖羊养殖新理念,她认为羊场里的所有要素如饲料、环境、营养、防疫之间都有联系,只有达到整体上的规范统一,才符合羊的生长、生理要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许谨的养殖公司已发展成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拥有三座大型羊舍,单批存栏量600多头,年出栏量1000多头,纯利润40多万元的标准化养殖公司。事业蒸蒸日上,许谨家的日子自然也好了起来。
带动致富 前景广阔
饮水不忘思源,致富不忘百姓。在许谨的影响带动下,乡亲们也有了养殖致富的想法。但是,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于是许谨在2013年成立了寿县远航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周边120多户农村家庭入社,低价发放种羊给农户并帮助销售羊仔,同时将自己多年来养羊的经验无偿传授给大家,农户有不懂不会的地方,她还亲自到人家的羊舍中指导,直到别人学会为止。许谨还组织开展与养羊相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此外,村里人孩子上学、亲属生病遇到急需用钱的地方,只要找她,她总是尽自己所能,捐钱捐物、探病慰问,村里组织向贫困灾区献爱心,她也总是踊跃参加。憨厚的“羊大姐”许谨笑着说:“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我先富了起来,但不能忘了还有困难群众需要扶持和帮助!”乐于奉献,多行善举,使许谨赢得了村民们的赞誉和尊重,更在不久前被妇联组织评选为全市“巾帼创业之星”。
(记者 孙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