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寿县在历史上四次为都,指的是战国末年的楚国都城,西汉前期的淮南王国都城,东汉末年的仲家皇帝袁术都城和东晋末年的东晋宋王刘裕都城。开年寿县刚刚划归淮南时,淮河早报系列宣传均如此说。但细究历史,寿县建都可不止四次。
你知道东汉历史上曾有个阜陵王国吗?你知道阜陵王国曾建都寿春吗?可能许多人甚或淮南本土人都不太清晰。但历史上却曾有过这段事实,请见《后汉书·光武十王传》:刘延被复封为阜陵王后,汉章帝“以阜陵下湿,徙都寿春”。
说起阜陵王国建都寿春,不得不从刘延这个人说起。东汉初年,刘延可算个腕级人物,地地道道的皇二代,因为他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和前皇后郭圣通的嫡生子,第二代皇帝汉明帝刘庄同母弟,第三代皇帝汉章帝刘炟的亲叔叔。建武十五年,也就是东汉开国第十五年,刘延就被封为淮阳公,那时正是制度初创时期,还没有王爵这个说法,因此公爵是当时皇亲中的最高爵位。两年后刘延进爵为淮阳王,王国都城淮阳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此前西汉末年的淮阳王国仅领9县,刘延封为淮阳王后,光武帝特地从汝南郡割来4县增益淮阳国,因为是皇后所生,当然要格外优待。
那么刘延始封淮阳王,怎么又变身阜陵王的呢?说起来这又牵涉到宫廷内斗了。《光武十王传》说他性格骄奢,待下刻薄寡恩。当了淮阳王后,因为与大舅子谢弇和妹婿韩光“招奸猾,作图签,祠祭祝诅”,被下人向汉明帝告发。在供奉皇家祖先的祠堂里祭祀时骂皇帝,这个罪名可了得,汉明帝还真当回事,派人查勘。永平十六年,此案判决,谢弇、韩光被诛杀,受牵连坐死或流徙的不计其数。有司又奏请诛杀刘延,汉明帝感念刘延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因此法外“开恩”,仅夺其淮阳王爵,又以九江郡两县置阜陵王国,改封刘延为阜陵王,都阜陵。
注意,这时候的阜陵王国都城还不是寿春,它的都城阜陵县为西汉所置,原治于今安徽和县西,东汉初,县治沦为麻湖,又移治于今全椒县东。再注意,这个阜陵县与寿春县是很有交集的,建都寿春的淮南王刘安封王前的爵位就是阜陵侯,从阜陵到寿春,从侯爵到王爵,算得上火箭式进步了。
据说刘延被贬至阜陵后,不但不思悔过反而满怀怨望,还曾与他儿子刘鲂酝酿造反,结果在阜陵王位子上才呆两年又被人告发。有司奏请将其槛送京师,付诸廷尉,下狱赐死。也是他命不该绝,恰巧这时汉明帝驾崩了,汉章帝即位了。新皇帝登基照例要大赦天下,因此刘延仅仅被汉章帝下诏责备一番,说他以前就“大逆不道,罪恶尤深,有如周之管蔡,汉之淮南。章帝接着说,刘延犯罪绝不是皇帝愿意听到的事情,因此非常伤心,又不忍心秉公处理,因此只是贬刘延为阜陵侯,仅食阜陵一县,刘延之子刘鲂也未再深究。后来,汉章帝还专门安排一名官员负责监视刘延,不准他与吏民交通,实际上已经被软禁起来。至此,刘延在阜陵王位仅历四年。
这次沉重的打击终于使刘延幡然悔悟。刘延改悔的事情后来被章帝知道了,章和元年,章帝专门巡幸九江,御驾光临咱们的寿春县。他说,“朕南巡,望淮、海,意在阜陵”,听他的意思竟是专程为看望亲叔叔刘延而来到寿春的。汉章帝赐书招刘延及其妻子来寿春会面,这位饱受政治打击的皇叔感受到皇恩浩荡,能不感激涕零吗?章帝见到刘延一家后亦是伤感不已,据说皇帝见刘延“志意衰落,形体非故,瞻省怀感,以喜以悲”。于是刘延被复封为阜陵王,并且“增封四县,并前为五县”。
记住还有关键一句,汉章帝“以阜陵下湿,徙都寿春”,可能这时候原阜陵县城已经沦为麻湖了,所以才将阜陵王国的都城迁移到寿春了。
阜陵王国复建于章帝章和元年,而《后汉书·郡国志》所载东汉郡、国为顺帝永和五年的簿籍,其时阜陵王国尚在,不知缘何《郡国志》不载阜陵王国,以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时也颇感无奈。他在“东汉时期图组编例”中说,“章帝章和元年置阜陵国,永和时见在,而《续汉书》竟不载”。在“扬州刺史部”图幅中,阜陵县标在九江郡范围,县治位于今全椒县东南。因此阜陵王国所领5县中,除原有阜陵县和新迁都城寿春县之外,其余3县一无所知,阜陵王国曾建都寿春的历史就这样几乎被湮灭了。至于此后的王国都城是一直在寿春,还是又迁回阜陵,更是给后人带来新的研究难题。
在增封四县的同时,汉章帝还加赐刘延钱千万,布万匹,安车一乘,并且夫人诸子赏赐各有差。经历了十四年的屈辱煎熬,刘延终于又成就了昔日辉煌。那么,史书上记载刘延谋反的那些事到底是真是假呢?汉章帝的儿子汉和帝刘肇给了回答。和帝在位期间,曾下诏为刘延平反,“尽削除前颁下延事”。可惜这时候刘延已经亡故,这也算是盖棺论定吧。
此后虽然没有刘延的事了,但阜陵王国则在东汉历史上存在了120年,经历过八位阜陵王。阜陵质王刘延之后,刘延的两个儿子殇王刘冲、顷王刘鲂相继接阜陵王位,以后历传怀王刘恢、节王刘代,永熹元年,刘代去世,无子,国除。两年后,汉桓帝复阜陵王国,封节王刘代兄刘便亲为阜陵王,是为恭王。恭王以后,又传孝王刘统和末王刘赦。建安十一年,阜陵与齐国、北海、下邳、常山、甘陵、济阴、平原等八个王国同时被削除,阜陵王国削除后地入九江郡。其实,末代阜陵王刘赦在位期间,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导致的军阀割据,淮南之地曾先后为军阀陈温、袁术、孙策割据,阜陵王国早就“国已不国”了。
(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