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锣鼓铿锵响 乐在夕阳红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锣鼓铿锵响 乐在夕阳红
【字体: 】 发布时间:2016/3/28 7:10:0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龙湖景区来了一支腰鼓队

      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了解到龙湖景区里有一支腰鼓队十分活跃,她们不仅进行文艺演出,还积极从事许多公益活动。他们是一群爷爷奶奶级的老年人,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不同社区。共同的爱好,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在锣鼓的铿锵声中,她们尽情地敲打、舞动,寻找到“夕阳”中的快乐。

      组建锣鼓队 蹦蹦跳跳找乐趣

      “咚咚锵,咚咚锵,咚地隆咚锵锵……”一阵激昂欢快的鼓声在田家庵区龙湖景区上空响了起来。3月25日下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现场,只见20余名身穿黑裤红衣统一服装的腰鼓队正将二十几面鼓打得威风凛凛、铿锵有力,尽管这群队员的年龄都在60岁左右,其中一些队员的头发虽然已经花白,但是动作干脆利落,手举彩条棍,上下翻飞,还不时摆出各种造型。他们精彩的表演吸引了许多游客的注意,大家纷纷驻足欣赏。一位围观的市民激动地说:“我以前也看过腰鼓表演,但都没有这么精彩,仿佛把人的精气神都打出来了,看他们打得热火朝天的,我都想上去试试了。”

      趁休息之余,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上前打探情况。据锣鼓队的队长王克勤介绍,自己退休后,在家没事做,由于自己从小就喜欢腰鼓,很想把腰鼓这种健身方式与大家分享,她就和三四个老朋友在一起敲敲打打。2013年,王克勤和她过去的指导老师一起,成立一支红辣椒健身腰鼓队,没想到,腰鼓队发展快速,到目前,队员增加到七十多人,其中年龄最小的47岁,最大的已82岁。2014年,她们又加入田家庵区城管志愿者协会。

      既是宣传者、志愿者 又是百姓的开心果

      每当政府出台利民的好政策,红辣椒健身腰鼓队都和其他文艺队伍一道通过表演及时向群众宣传。这几年,腰鼓队进社区、到街头宣传法律、法规,党的方针政策,活动多达50余场。她们又是志愿者,经常做公益活动,配合城管部门宣传文明建设,上街文明劝导,清洁卫生,为市民指路,到一些贫困户家中进行家政服务,到龙湖景区捡拾垃圾,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逢年过节,在街头、社区,市民们都能欣赏到红辣椒健身腰鼓队喜庆的表演。腰鼓队还深入农村,为乡村的群众送去精神食粮,给那里的百姓带去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

       今年70岁的老人邱章东高兴地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自从参加了腰鼓队后,生活更加充实、快乐,有了精神寄托,身体也得到了锻炼,食欲增加了,睡眠也好了起来,很多素不相识的队员,都成了好朋友。72岁的老人周伟英说:“自从参加了腰鼓队,我找到了精神寄托,生活过得很充实,真是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乐。”

      据淮南田家庵区城管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陈学英介绍,一座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城市应该有自己持久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不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社会的、文化的。自从红辣椒健身腰鼓队加入了协会后,健身不再是一项单一的活动,这些老人经常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还传递了很多的正能量。

      图:老年人们在表演腰鼓

(记者 冉韬)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