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安在线
10月22日,第四届安徽省道德模范评选揭晓,官东等30名同志被授予“第四届安徽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第四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和首届省美德少年名单)。就在10天前,在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安徽4人获选全国道德模范,7人获提名奖,安徽当选人数并列全国第一。(详见中安在线报道)
当红灿灿的鲜花抱在怀里,沉甸甸的奖章悬挂在胸前,我们从心底由衷地发出赞叹和敬佩。他们都是普通人,却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个立体高大的形象,是江淮大地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高尚品德。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好人让我们感动?试想,如果每个人都冷漠无情、自私自利,只顾着眼前的利益,无视他人困难疾苦,那么我们生活的环境再也没有温度,将是冷冰冰一片。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乃至社会文明的进步,都将无从谈起,这样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生存。
道德风尚,如春风化雨、滋润大地,如曙光熹微、温暖人间。这些“模范”和“好人”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榜样,相较于空洞的教科书说教,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他们看着平凡普通的事迹,不是凭空“制造”出来,而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着干好事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愿不愿意去做好事。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其实“好人”并不遥远,可以是他,也可以是你或者我。只要我们心存“爱意”,哪怕是在十字路口搀扶残疾人过马路,在公交车上给孕妇让个座,在大雨中为上学的孩子撑个伞,给摔跤的老人一个搀扶,亦或是一句善意的提醒,一个感恩的微笑,这些都是善意的举止,我们人人也都可以做得到。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有一种能够打动人心的力量,推动精神文明向前进,这种力量就是“爱”。如果每个人都能心存“爱”意,愿意在“做好事”的路上,摒弃猜疑和怯懦,相信“扶老人怕被讹”的新闻会越来越少,“争”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多。
学习好人,就是要从眼前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像“好人”们一样,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只要每个人心里装有一份“小爱”,足会汇集成“大爱”的人间天堂。让我们行动起来,人人崇尚好人并成为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