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降雨带来“夏日清新” 淮南“入梅”了吗?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降雨带来“夏日清新” 淮南“入梅”了吗?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6/18 8:48:3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6月16日的降雨“哗啦啦”下了一天,直接带来了气温的下降,17日,天气凉爽,头上还飘着细雨,太阳却从云端冒了出来,让人感受到夏日清新。

      淮南市气象资料显示,6月15日8时-17日8时,淮南市受切变线影响,出现暴雨天气。其中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朱马店92毫米、桂集73.3毫米、毛集72.7毫米、凤台76.1毫米、潘集73.8毫米,市区63.7毫米,孔店91.4毫米。

      淮南市农委种植业科负责人介绍,本次降雨极有利于农业生产:当前,全市夏收完全结束,降雨已经不构成影响;而正在抢赶的夏种,包括水稻的移栽和旱粮种子的发芽,都需要雨水的滋润。今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43万亩,整个夏种秋粮面积171万亩,栽种已经过半。

      淮南市气象台预计,从18日开始,受西北气流影响,淮南市天气晴好,气温回升,最高气温在32-34度。周末随着西南气流增强,淮南云系增多,天气以多云到阴为主,气温变化幅度不大。

      此前,江南已经“入梅”了。气象专家说,“梅雨”一说最早就来自民间,这样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不过在气象意义上,通俗的标准是,雨带对区域地区造成持续性影响,此外在梅雨期间,会出现一场或多场明显的降雨,甚至是暴雨或大暴雨,否则还不能说是梅雨。判定是否入梅,除了雨带持续影响以及明显降雨外,还需根据大气环流等因素。

      在民间,老人们常说,杨梅成熟时候总会一会雨一会阴,家里的东西容易受潮,这时候下的雨,就是梅雨了。淮南市气象台人员介绍,是否“入梅”要以省气象台会商结果才能确定,目前并没有明确,有时甚至“入梅”之后才宣布。此外,在近年气候变暖的趋势下,还有“非典型梅雨”,即没有时雨时阴天气,降雨也不明显,有时受大气环流影响,甚至3天内只下一场雨。

(记者 张雪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