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淮南快递升级需场地支撑电商助阵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淮南快递升级需场地支撑电商助阵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11/6 8:07:2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各大快递企业派件量居全省前列,但其中超过80%的购物额流向了外地,快递发展遇到新瓶颈。
淮南快递升级需场地支撑电商助阵



     “双十一”近了,新一年的网购狂欢即将上映,据淮南市邮政管理局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市年网购额约为30亿元,其中超过80%的购物额流向了外地,而自淮南电商售出的货物却了了,“进出”不均,致使淮南各快递企业日常多是满载归、空车出。被称为 “黑马”的快递业,在淮南并没有跑出应有的节奏。
      全市30亿网购去哪了
      自11月2日起,市民王女士就开始在淘宝网上收藏商品及店铺,截止到11月4日上午9点,王女士共收藏了8家店铺11种商品。她告诉记者:今年1至10月份,她在网上购物共消费了1万3千多元,商品涉及奶粉、零食、服装等多个种类,今年双十一她打算通过网购再买约两千元的商品。不过王女士也告诉记者,这1万3千多元的网购额中,她没有一笔购自淮南。
据淮南市邮政管理局统计,2013年,我市规模快递企业业务收入为3268万,同比增长51.9%,业务量达215万件。淮南市各大快递企业派件量居全省前列,市民年网购额约30亿元,城市居民网购力位于全省前三。但如此庞大的网购额80%以上均购自淮南以外的地方,其中“江浙沪”地区占据的比例最大。11月3日,淮南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提供这组数据的时候,不无遗憾的说:如此庞大的购买力都消费在淮南以外的地方,未能对当地经济产生拉动,非常值得深思。这说明我市的电商与快递业的发展不成正例,淮南的电子商务、小微企业及小商品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快递搞活了,新的市场就激活了
      快递业发展,对于刺激居民消费、便利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Logistics(物流业)是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刺激消费的重要行业,而快递业是其中重要的‘领军者’,流通搞活了,市场就起来了;市场起来了,经济就发展起来了;快递业搞活了,新的市场就激活了。
      淮南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止10月20日我国今年快递业务量突破了100亿件,100亿件业务量的规模直接拉动了千亿级的快递产业规模,托起了万亿级的网络零售市场,作为一种新兴服务业,快递业自身仅迅速发展的同时,更是带动了流通、制造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在江浙沪地区,一些中小企业借助便捷的快递物流,依托网络销售,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当下,大到汽车、家用电器,小到柴米油盐、农副产品,均挂上了网络销售,电商与快递形成了风火之势。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曾做过形象的比喻:“快递是风,电商是火,风助火威,火借风势,二者就这样风风火火的发展了起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超过90%以上的乡镇都已经有快递企业入驻,全民电商创业潮的货运物流基础已经基本具备。
      盘子够大可菜却备的不足
      据悉,目前我市快递企业共有22家,其中规模以上的有13家,国内各品牌快递企业均入驻淮南。近5年来,我市快递业务量以年均高于50%的速度增长,是任何一个行业无法比拟的,预计到2020年我市快递业务收入将达2亿元以上,相对快递业的规模,我市电商发展则明显滞后。淮南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这一现象的评价是:“盘子够大可菜却备的不足。”
      11月3日下午,记者走访了淮南圆通快递,其客服经理徐雪指着该公司一辆大货车说:你看,这辆车从外地过来时拉着满满的一车包裹,现在从淮南回去,车里是一件包裹都拉不到。徐雪所指的这一现象,被称作“进出倒挂”,即进入淮南的货件数量远远超过自淮南发出的货件量。据淮南市邮政管理局的统计,淮南日高峰快递处理量达到10万件时(电商件占70%),进口件约为8.49万件;出口件约1.51万件,进口与出口件数的比例约为5.6比1。“进出倒挂,对我们淮南快递业的发展其实是不利的,我们处在业务末端,成为上游揽件者的‘打工仔’,微利运营”徐雪说:“据我了解,目前我们淮南的快递企业在揽件方面都处在‘饥饿’状态,我们满足淮南电商发货需求的能力严重过剩,淮南电商的发展急需跑步前进。”
       发展中面临场地瓶颈
      “我们分拣中心两年搬了3次,你想这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11月3日,淮南中通快递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反映说:因为没有固定的运营场所,他们被迫多次搬迁,搬迁过程中流失的人力和耗费的金钱,差点让他们破产。“我们位于国庆路旁的运营中心的因为房产开发被迫关闭,之后我们又在附近的一个工业园内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场地,但地坪打好后,却因不是生产企业而被撵了出来,无奈之下我们只得再四处找场地,最终于11月2日,才搬到现在这个地方。”11月3日,正在淮南经济开发区一家厂房内收拾场地的中通快递负责人告诉记者:像我们这样的快递企业至少需要2000平方米的运营场地。
      记者走访了解到,当前我市除了邮政EMS以外,多数民营快递企业均没有相对固定、具有一定规模的运营场所。他们基本都是靠租用厂房、仓库、民房进行快件的分拣和中转,这种打游击的方式不仅不利于快递企业的发展壮大,更是在快件的安全上造成了一定的隐患。淮南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快递企业遇到的这一难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他们迫切需要一个紧邻城区、规模适中的快递产业园,为快递企业的发展提供固定的运营场所,为我市的电商发展提供支撑。
       图为:快递员工正在分拣邮件

记者 李钧 苏国义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