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的主力军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的主力军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7/15 6:20:5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凤台县杨村镇店集社区自2010年秋种开展水稻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技术示范以来,逐年推开,这项技术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为了解农户对秸秆全量粉碎还田的认识,7月9日上午,记者深入店集社区对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实地采访。

     “我家有5.7亩地,已经连续四季搞了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后的田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村委会副主任苏振杰说,“刚开始搞秸秆还田时因镇压不够、干旱等对当季小麦生长有点影响,这两年小麦、水稻长势长相好于周边,连续两年都增产,虽然耕作成本要高,但产量上去了、土地质量好了,非常值得”。

      社区农户吴刚辉自2011年起就将15亩耕地托管给了沿淝糯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打理,自己成了名符其实的“甩手掌柜”。

     “当‘甩手掌柜’,省时、省力、省钱是显而易见的,更重要的是土地托管后,合作社能够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解决了很多我们一家一户在生产中无法解决的难题。”吴刚辉告诉记者说:“以往小麦收割后,秸秆大部分是‘一烧了之’。现在禁烧秸秆,提倡秸秆还田,但由于缺少大型农业机械,秸秆还田过程中的灭茬、提浆等工作是我们一家一户无法完成的,如果没有合作社,小麦秸秆我们做不到全量粉碎还田。”

     在店集社区会议室,吴刚辉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土地没有托管前,所有农活自己张罗着,小麦收割后秸秆直接烧掉,旋耕、耙、施肥要60元,购买稻种、自己育秧、请人栽秧要250元,整地栽秧这一块每亩生产成本就要310元左右。土地托管后,所有农活由合作社负责,今年小麦秸秆灭茬、旋耕、提浆、施肥等除去村里补贴30元外,只要75元,机插秧每亩170元,总费用约在245元左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作物秸秆由过去的资源变成了需要设法处理的废弃物。据测算,我市每年产生的秸秆约有150万吨,其中小麦秸秆60万吨、水稻秸秆70万吨,除少数作为燃料及原料使用外,每年约有110万吨的稻、麦秸秆一般都是焚烧处理。

      凤台沿淝糯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宏斌向记者介绍说:“今年,我们合作社对全村4000多亩土地实行统一小麦秸秆粉碎全量还田、统一整地、统一机械插秧、统一管理水肥等全程服务‘托管’,在整地上增加了灭茬、提浆两道工序,增加了50元费用,但县政府对秸秆全量粉碎还田的每亩奖补了30元,农民实际每亩只增加了20元费用,但与以前生产成本相比,一亩地仍然节省了65元左右。”

      采访中,不少合作社社员认为:秸秆还田是当前秸秆有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政府要鼓励各类为农服务的专业合作社配套相应的机械,熟练掌握秸秆还田配套技术,推行机收、秸秆还田、播(插)、水肥管理、植保等“一条龙”土地“托管”全程服务,提高合作社农机具使用效率和效益,最终建立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效发展机制。

(记者 苏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