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田家庵区108座公厕,近一年来用于修理和更换内部设备的金额达10万元左右
“方便”之处岂是自我发泄的“出气筒”
2010年7月,《淮南市主城区公厕建设工作方案》出台之后,我市陆续建设、改造和开放免费公厕215座。2012年6月底,我市又对208座免费公厕(潘集区7座除外)施行了市场化管理。
近日,有热心读者致电记者,实行市场化管理后的公厕整体上一改过去脏乱差的情况,既方便了广大市民,又提升了城市形象,但是部分市民素质不高,恶意破坏公厕设施以及随意糟蹋公厕卫生的现象时有发生。
5月12日下午,记者实地探访了主城区位于国庆路及洞山路旁的10余座公厕,发现问题确实不少。
设施被破坏 公厕频“受伤”
5月12日13时30分许,记者首先来到位于洞山中路四局六公司附近的公厕。记者看见,该公厕内的隔间挡门上被人用烟头烧了不少洞,挡门上的随意涂鸦虽经洗刷但依稀可见。
随后,记者在实验中学附近的公厕门前看到,公厕走廊照明灯外壳被人敲出了一个洞。而且,公厕周围的景观灯也大多被人打破。公厕管理员范大爷告诉记者,赶上上、下学时间段的如厕高峰期,有少数学生因为占不到蹲位,时有随地小便现象发生。而在中级人民法院附近公厕内,隔间挡门前瓷砖破损明显。负责田区公厕市场化管理的安徽新亚物业公司项目负责人田多树告诉记者,中级人民法院附近公厕便池内还被人深深地塞入过矿泉水瓶子,隔间挡门也曾被人踹倒过。
14时30分许,记者来到位于国庆路人行天桥附近的公厕,此时管理员阿姨正在打扫公厕休息区内卫生。这座宽敞的公厕内有20平方米左右的休息区,记者看见休息区地面上市民随意丢弃的手帕纸正被管理员捡起来,痰迹也被拖洗干净。田多树告诉记者,因庆路附近多个公厕的水龙头经常丢失,有些靠近夜市排档的公厕,由于排档业主经常过去接“免费”水使用,曾导致水管破裂,大量自来水在夜间白白流掉。
爱护公厕人人有责 人人受益
“田家庵区108座公厕,近一年来用于修理和更换内部设备的金额达10万元左右。”田多树说,如果市民珍惜爱护公厕的话,这10万元大都可以节省下来。
而市环卫处一位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管理部门在加强公厕管理的同时,市民也应提高文明素质。如果市民公德意识淡薄,即使厕所的设备再好也无济于事。破坏公厕设施,公厕洗蔬菜、洗手浪费甚至不关水龙头等不文明现象应该停止。让城市公共服务系统良性运转,让市民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需要全体市民共同努力。
记者手记:
公共厕所设施屡遭人为破坏的原因让人匪夷所思。公共厕所本是市民“方便”的地方,可是如今“方便”的地方却成了少数人“方便自私”的地方,甚至成了一些人自我发泄的“出气筒”,让人情何以堪?
公厕像一面镜子,折射出部分市民文明素质的缺失。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越是公共的东西越能深刻体现一座城市中每个人的素质、形象和文明程度。希望市民在享用公共设施的同时,且“方便”且珍惜。
(记者 张昌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