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城市记忆”讲述时光中的淮南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城市记忆”讲述时光中的淮南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4/11 7:51:5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树立在淮南的五处“城市记忆”标牌,把这座城市的基因勾勒了出来——
“城市记忆”讲述时光中的淮南

      淮南是一座饱含历史故事的能源新城,其中有很多斑驳的城市记忆,值得怀念、玩味及保护,为此,市旅游局、市地方志办公室、市文广新局联合田家庵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分别在我市的五个地方树立了五块“城市记忆”标牌,把淮南的城市基因勾勒了出来。

      城市源头九龙岗

     “记忆”回放:九龙岗民国小镇是现代淮南城市的源头之一。民国19年(1930年),淮南煤矿局建立,淮南煤矿(九龙岗东矿、西矿)投入生产,一座工矿城镇迅速崛起。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淮南矿路公司、淮南煤矿局、淮南矿务局,中共淮南矿委、中共淮南市委驻地九龙岗。民国小镇九龙岗保留着淮南煤矿开发的历史记忆,留下淮南煤矿早期的开拓者创业足迹,也铭刻着日本侵占淮南煤矿的深重灾难与国耻。以淮南煤矿局办公楼、淮南铁路局办公楼、淮南煤矿高级员工住宅区以及供水所、九龙岗车站等民国老建筑构成的街区,是民国小镇九龙岗的基本布局,徜徉其中,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声。淮南煤矿局办公楼下的地道网,更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见证,许多谜团尚待解开。

      实地掠影:4月8日,记者再次来到九龙岗镇,看见这里,民国时期的建筑群围成的街道仿佛是一张黑白的老照片,把时光凝固在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街巷深处,记者遇到了四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他们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在九龙岗镇生活了一辈子,这里一砖一瓦的变化,他们都如数家珍。据老人们回忆:解放前,九龙岗镇是淮南的城市中心地带,这里有淮南最早的铁路、当时最大的矿井,为了开采资源把煤炭外运,国民政府、侵华日军都曾先后在九龙岗镇大兴土木。如今,通上高铁、高速公路的九龙岗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里的建筑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时尚高楼、一排排农民新村,把九龙岗镇带入了新时代。

      年代老街田家庵

      “记忆”回放:田家庵老街,是淮河流域保存相对完好的城市形态,是现代淮南城市的源头之一,见证了从“淮南三镇”到五彩淮南的整个发展历史。光绪十三年(1887年),田氏夫妇在淮河渡口搭建庵棚,始有田家庵地名。宣统三年(1911年),大通煤矿公司在田家庵建煤场。民国7年(1918年),田家庵开埠。经过20世纪30~40年代的发展,田家庵初具城市雏形。20世纪50年代,淮南市人民政府驻田家庵,田家庵市政设施逐步完善。以淮河码头、港口一路、港口二路、太平街、淮河路为代表的田家庵老街,形象地记述了田家庵的发展史、建设史。以港口二路为代表的街景,是20世纪30~40年代淮河沿岸城市街景的写照,其中,锚具修造业最具特色。以太平街为代表的市井文化,是20世纪30~50年代市民生活的见证。以淮河路为代表的公共设施、城市建筑,是20世纪50年代乃至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生活的集中体现。

      实地掠影:如今,走在田家庵老街依然能够看到老式的建筑、铁匠火炉围成的街道,时光在这里仿佛做了一个停顿,因为它饱含时光的味道,一些摄影爱好者甚至专门到这里拍照采风。躲在闹腾街道的背后,田家庵老街,像一座城市建筑博物馆,比较完整地保存了淮南发展过程中的部分记忆。4月9日,记者重走田家庵老街,在这里,除了能看到上个世纪30至50年代典型的建筑外,还能找到作坊式的铁匠铺。走在这些铁匠铺中间,听着“砰砰咣咣”的敲打声,让人不禁无限联想,脚步好像踏入了时光年轮。

      因盐得名“史院”

     “记忆”回放:史院,位于瓦埠湖畔,依史院河与瓦埠湖相通,隔瓦埠湖与寿县瓦埠镇相望,入庄墓河可达长丰县庄墓桥。史院曾因得舟楫之便,虽地处荒僻,但民间商贸依然发达。相传,明清两朝,一些商贩因此地水运便利而又“天高皇帝远”,便避开官方查禁,贩运私盐,私盐从盐运中心扬州溯淮河入瓦埠湖在此集散,史院漕盐贩卖渐成集市,故称“私盐”集。随时光流逝,不觉中“私盐集”渐次误读为“史院集”,“私盐”河亦称史院河。曾几何时,集市依水而建,码头众多;市井集中,街巷纵横。漕盐贩运鼎盛之时,帆樯林立,舟车相继,商贾云集,万家灯火,彻夜笙歌。现今,漕盐贩运,已成烟云,时光虽去,但民俗犹存,走在这里,依稀可寻当年史院的热闹。

      实地掠影:史院乡现保存年代最久的建筑,是尹氏宗祠。不巧的是,4月8日,记者赶到尹氏宗祠时,这里正大门紧锁。据周围尹姓村民说:尹氏宗祠是他们尹氏宗族集资兴建的祭祖祠堂,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祠堂内分前、中、后三殿,是目前淮南市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徽派建筑,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尹氏宗祠门前马路直走即可到达瓦埠湖,站在瓦埠湖边,极目远眺是看不到尽头的波光水影。遥想数百年前,陆路不便,水路为王的时代,这里商贾云集、木船交联,是何等的壮观。

       千年古镇上窑

      “记忆”回放:上窑古镇依上窑山滨高塘湖,因淮河与窑河在此交汇,舟楫便利,历代官方多在此设立驿站。上窑又称“秦墟”,曲阳国属地。“秦墟晋代已成集,窑镇明季始赐名”,这幅曾经镌刻在上窑镇临街大门牌楼上的对联,述说着古镇的历史。东晋太元年间,前秦、东晋淝水之战前哨战——洛涧之战在此打响,古镇毁于战火。待战事平息,古镇人烟再集。至南朝陈霸先称帝,掘地立窑,抟土成坯,伐木为薪,滤泥成釉,古镇烧制瓷器蔚然成风,才再次呈现繁荣景象,成为盛唐“六大瓷都”之一,其出产的陶瓷被称为“寿州窑”。 陆羽曾在《茶经》中将寿州窑列为瓷窑第五位。此后数百年,古镇上窑火不断,三宜楼、崇真宫远近闻名,酒肆茶舍比肩,南北商贾云集,至明朝由朱元璋赐名上窑。如今,古镇老街上青石建筑、青石街面和其他遗迹,依然可寻。而寿州窑遗址现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实地掠影:4月9日,记者走在上窑镇的街头,看到这里热闹依旧,虽然“瓷都”之名已经刻为历史,但拥有“上窑森林公园”“新四军纪念林”,交通便捷的上窑镇,喷放着新的生机。“只有了解上窑镇的历史,你才能找到这座千年古镇的魅力”,淮南市旅游局副局长蒋超告诉记者:“上窑镇就像一壶老酒,需要人们细细品味才能喝出它的悠久与醇香。”

      民族风情赖山集

      “记忆”回放:赖山集因地处赖山脚下而得名。明朝中晚期,杨姓回族迁居淮南,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兴建清真寺,聚族而居,历400余年,回汉两族和睦相处,共建家园。赖山集回族生息繁衍,保留了鲜明的民族风情。赖山集清真寺是回族群众的宗教活动场所和伊斯兰文化交流中心,是淮南市最早的清真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明清两朝多次修缮,形成了集中国宫殿式建筑与伊斯兰建筑于一体的艺术风格。改革开放以来,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清真寺得到多次修缮,规模进一步扩大,功能得到完善。

      赖山集街区内杨岐珍墓园与清真寺为邻。杨岐珍,回族,清末赖山集人,历任江南狼山镇总兵、浙江定海镇总兵、福建水师提督等职。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尾海战,杨岐珍率部在招宝山苦战,击毁法国旗舰,法军主帅孤拔重伤毙命。此后,杨岐珍长期驻守厦门,巡视金马,病逝后归葬赖山集。著名的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墓园也位于赖山集。

      实地掠影:赖山集位于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很多市民并不知晓,这里除了盛产煤炭之外,还有着独具特色的丰富文化。4月8日,记者走在赖山集,看到沿街多是穹顶、多孔、纹饰精美的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透过这些极具民族风情的建筑,记者远远就看到了圆顶飞檐、小瓦方楼的赖山集清真寺。与清真寺的典型建筑风格不同,赖山集清真寺的建筑群多是青砖黑瓦、小瓦飞檐的阁楼式建筑,走进这里,光是其精美的建筑就足够你看上半天。

      图一:赖山集清真寺一角
      图二:九龙岗镇残存的老建筑
      图三:田家庵现存的年代建筑

(记者 李钧 苏国义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