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为外出农民工送去法律“护身符”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为外出农民工送去法律“护身符”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2/12 7:03:4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送法下乡 现场解答
为外出农民工送去法律“护身符”

  春节过后,又到了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时候,为让农民工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2月10日上午,淮南市谢家集区法院的法官们来到当地外出务工人员最为集中的杨公镇,在集市上设立宣传站,向准备外出务工人员和过往群众宣传相关法律知识,现场解答法律咨询。

  针对外出务工农民由于法律知识缺乏,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的情况,谢家集区法院利用春节后农民工外出时间集中的有利时机,及时组织法官送法下乡,开展了这次针对外出务工农民的法律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法官们根据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常见问题,编印了《服务农民工外出务工法律知识宣传手册》,散发给过往群众,重点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与劳动者权益维护密切相关的法律,将农民工所享有的基本权利,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工伤事故的认定和维权、索要拖欠工资和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以及民事诉讼的基本常识等写得清清楚楚,引导农民工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同时,法官们还针对农民兄弟们普遍关心的如何应对用人单位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随意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劳动无报酬,劳动条件环境差,劳动安全无保障等问题,以及如何追讨被拖欠的工资、发生工伤如何维权、诉讼有哪些程序等一系列问题的咨询,一一进行详细专业的解答。并且还向他们公布了法院咨询和寻求法律帮助的电话号码,为农民工在外务工提供长期的司法服务。

  此次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材料6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50余人次。一位即将远赴广东省打工的青年农民由衷地说:“法院开展这样的宣传活动真好,我们在外务工时有了法律‘护身符’,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心里踏实多了。”

(记者 张雪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