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有感于“过一个有意义的教师节”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有感于“过一个有意义的教师节”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9/10 6:45:5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9月5日,笔者在淮师附小网站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过一个有意义的教师节——淮师附小致家长一封信。

      信中这样写道:“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的很多家长更是体谅老师的工作辛苦,总是想方设法要表达这份感恩。然而过去有些做法,却使得教师节变成让家长和老师都为难的节日。我们不希望在一个原本应该唤起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日子,让师生情谊变味,让师德形象被铜臭污染。”所以,请“所有家长和学生不得以任何形式给予教师金钱和物质的馈赠。”
读罢此信,笔者顿感眼前一亮!校方的英明之举,值得一赞!

      今年9月10日是中国第29个教师节,作为一名小学生家长,笔者近日也经常听到教师节送礼的街谈巷议。对于此,说句心里话,一名教师含辛茹苦、始终如一地教育孩子,教师节期间,家长和孩子向教师表达敬意可谓人之常情,实在无可厚非。然而,这种敬意如果演变成送化妆品、“购物卡”等赤裸裸的表达行为,不能不让人唏嘘感叹!

      笔者了解到,教师节送礼,很多家长都在送与不送间“纠结”。不送吧,担心别的家长送,自家孩子得不到老师“照顾”;送吧,又怕比别人送的少,老师反而不高兴。家庭经济条件本来不大好的,送礼还会造成很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而对于教师呢,其实他们也很无奈。一位教师老朋友就说,家长送礼教师收下的话,可能会被瞧不起;不收的话,他们会觉得你嫌少、瞧不上。而且,家长送礼往往也和“选孩子当班干部”等紧密联系。

      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教师节送礼成风,难道陷入“家长不得不送、老师不得不收”的怪圈难以自拔?

      在这样的尴尬情况下,笔者被“淮师附小致家长一封信”深深打动了:这一封信,直面“金钱和物质的馈赠”,或许就是解决“家长不得不送、老师不得不收”问题的一剂良药。

      当然,致家长一封信中还承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天职,我们一定会以仁爱、公平之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而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标准的队礼,一份自制的创意礼物,一份整洁干净的作业,一切文明守纪的行为。“用这些”最纯洁最有特色的方式为老师庆祝节日”,才能够“和老师们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和美好的师生情谊。”

     “其实,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安排和培养,都是在摸清孩子的性格和特长基础上进行的,家长与其在教师节送礼,不如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放在对孩子的关注上,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一位教师老朋友的良言,笔者愿与所有家长分享。

(黑光)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