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一个老师的学校 一群孩子的希望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一个老师的学校 一群孩子的希望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9/5 11:26:2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音乐课上,花学刚教孩子们唱《上学歌》。


大手握小手,希望在明天。


  15年前,花学刚将教学点的口哨铃改成了手敲铃。此后,每到上、下课,他都会走到教室门口敲响铁铃,提示学生。              通讯员 陈彬 摄

    凤台县花家湖畔,有个村落叫花岗,那里三面环湖,是个典型的半岛村。每到盛夏汛期,花岗村就会像孤岛一样被6000多亩水面的花家湖所环抱。村里,有座小学校,有十七八个学生,而教师仅一名。9月3日,是花岗村小学——凤台县刘集乡彭岗小学花岗教学点上课首日,记者慕名前往那儿一探究竟。
    虽说是学校,却只有一间教室,一个班级。并且,这一个班,还是一年级和学前教育的复式班。8时35分,教师花学刚敲响了下课铃。早读结束了,9位一年级新生和9位学前儿童撒欢地往教室外小广场跑去。8时45分,教师花学刚敲响了上课铃,第一节课开始了——
    “小朋友们,请把昨天布置的作业在课堂上完成。一年级的同学,我们今天学习汉语拼音ɑ、o、e……”说话间,花学刚用手掠了掠眼镜的镜框,然后津津有味地上起了语文课。9时10分,花学刚给一年级学生布置好课堂作业,然后拿起《学前语言读本》,与9位学前儿童一道学习起来。这种上半节课教授一年级知识,下半节课教授学前知识的复式班教学法,是花学刚30年前研发的,并且教学效果一直很好。
    30年前,初中毕业的花学刚成了花岗村第一个文化人。花岗村离凤台县城有近30公里,距最近的彭岗小学也有约3公里路,村里近百户人家,祖祖辈辈多以捕鱼为生。由于村子离小学远,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依然难以入学,等长到让大人放心的年龄,孩子也已错过了上小学的黄金时光。于是,50年前,村里设了教学点,孩子上学这一“老大难”问题基本解决。但是,偏远的岛村留不住老师,20年间,村教学点来了10多位教师,没有一位耐住寂寞和困苦留下来的。直到1983年8月,花学刚接过教鞭,花岗教学点才每日正常开课到如今。
    三十年,花岗村约百户人家,走出了近20位大学生和研究生!
    三十年,花学刚用青春守护信念,也守护了村里人的骄傲……

   (记者 黄媛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