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捡垃圾莫扭扭捏捏 做好事当坦坦荡荡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捡垃圾莫扭扭捏捏 做好事当坦坦荡荡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7/9 7:01:2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拿出一张手帕纸,他(她)擦掉额头的汗水,然后信手扔于脚下,他(她)没有因此觉得不好意思。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

      行色匆匆的人群里,如果你看见了这一幕,你愿意停下脚步,弯腰捡起这张手帕纸吗?你是否觉得不好意思?那不算你的错,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拉不下这轻轻弯腰的面子。

      随地扔垃圾,没有不好意思;弯腰捡起垃圾,觉得不好意思。幼儿园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在成人世界里却颠倒了位置!

      捡起垃圾,为什么变得如此有难度?究其原因,无外乎此:匆匆而过的人对地上所扔的垃圾视而不见,你一个人“出风头”弯腰捡起,会不会让人另眼相看,甚至对你的动机产生一些另类的联想:你是不是在作秀、想出名啊?

      做点好事还需要抵抗另类眼神的勇气,不能不让我们感到一些悲哀。

      做好事常被误解,于是有人不敢做好事了,于是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了,于是相信做好事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流里,一个“小偷”抢了一个姑娘的钱包后拔腿就跑,旁边人看看四周无人帮助抓小偷,自己也不动了。这时,一个小伙子大喊一声:“抓小偷!”并率先追了过去,周围人一看,也一起追上去。这就是从众心理。

      同理可论,只要我们坦坦荡荡、问心无愧,弯腰捡起垃圾,先受点“委屈”,又当如何呢?做好事不是做贼,何必提心吊胆!行动最能带动人,只要勇于做好事的人多了起来,做“坏事”的人也就会少了。到了那时,谁想再做“乱扔垃圾”一类的“坏事”,可能就不大好意思了。如此,社会才能营造出文明、温馨的氛围,从而步入良性循环。

(张昌涛 李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