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六安孝子,带母求学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六安孝子,带母求学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5/28 6:40:0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他是一名20岁的大学生,本该享受青春的年华,却接二连三遭遇母亲病重、父亲瘫痪的打击。今年年初,母亲心脏病复发,虽然抢救过来,却要终身与床为伴。为了方便照顾——六安孝子,带母求学

      主人公名叫沈海,1993年出生的他有着同龄人一样的稚嫩脸庞,可瘦弱的他却承担着旁人难以想象的重担。记者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背起父亲上学》,也看到网络上报道过背着母亲圆梦的大学生,可当他们真正出现在身边时,会觉得那是一种难以承受之痛。5月26日,记者跟随几名志愿者来到沈海和母亲租住的出租屋,看着沉默寡言的沈海和躺在床上不停流泪的母亲,众人百感交集。

      带着母亲,上学才安心

      当日下午4时许,从淮南师范学院大门走出的沈海戴着眼镜,瘦瘦弱弱,看到我们,他立刻展开笑容,不停地说谢谢。在沈海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师院对面的一个小巷子,这里有一排两层小楼,里面被分隔成几个房间,沈海的母亲便租住在此。房间不到十个平方,里面一床一柜,简单的电器。沈海说,临时找出租房很难,正巧这里有房间,便租下了,主要是离学校近,可以方便照顾母亲。

      沈海的母亲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曾做过心脏换瓣膜手术,可今年年初病情复发危及生命,又前往合肥治病,因为一天的住院治疗费高达2000元,沈海的母亲强烈要求出院,为了方便照顾母亲,沈海决定把她带在身边。“出院后,母亲每天吃的药需要变换,只有在我的身边,才能很好地照顾她。因为母亲每天只能吃稀饭,所以我买了个电饭煲,每天做稀饭给她吃,中午再从食堂打点菜,就足够我俩生活了。”沈海对记者说。

      看着儿子又要上学,又要照顾自己,沈海的母亲一直不停地流泪,口齿不清地反复说着:“连累儿子了,连累儿子了。”

      连遭变故,命运多舛

      沈海来自六安市金寨县天堂寨镇沈湾村,家里靠种地为生。母亲兰庆梅早年患风湿性心脏病,却一直没钱治疗,2011年病情恶化,在亲友的帮助下,家里借了9万元外债做了手术。

      因为母亲的病,当时正上高三的沈海辍学三个月,虽然参加了高考,可沈海的成绩却只够上二本。喜欢法律的他,最终选择了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法学专业。可当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全家人却陷入了愁雾中,已经欠了这么多外债,第一年6300元的学费从哪来?以后又怎么办?父亲沈正新做了决定,儿子一定要上学,学费他去挣。

      于是父亲前往合肥打工,没想到这一去无踪迹。一个月后,沈海在合肥110的帮助下找到了病床上的父亲。原来,患有高血压的父亲在烈日暴晒下突发脑血栓晕倒街头,被巡警发现送到医院抢救,虽捡回了性命却失去了劳动能力。沈海一家人的多舛命运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当地政府和网友的帮助下,沈海终于迈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

      厄运袭来,双肩挑重担

      进入大学的沈海品学兼优,性格开朗的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团体活动,同龄人享受着大学的美好时光,而沈海却想着如何“开源节流”,想着如何“勤工俭学”,没有人知道带着笑容的沈海是多么的不容易。

      2013年4月,母亲兰庆梅心脏病复发,全身水肿危在旦夕。4月20日,父亲沈正新拖着病重的身子送妻子去合肥住院时,却突发脑溢血导致中风瘫痪。同期,父亲在六安市人民医院做了开颅手术,母亲在合肥就治,沈海辍学半月有余,来回两个医院照顾病危中的父母,医生告知,即使性命保住了,父母都将终身以床为伴,无生活自理能力。

      后来父亲出院回家,可母亲还在合肥治病,高额的医药费压得沈海喘不过气来,可就算如此,沈海还是很努力地生活着。

      好心人助,有爱大过天

      如果说命运跟沈海开了个很大的玩笑,好心人的出现应该是老天给沈海开的一扇窗。一位生活在淮南的老乡周海燕回家乡时听说了沈海的事情,便想方设法去帮助他。周海燕有一帮志愿者朋友,听说了沈海的遭遇,大家对这个自强自立的大学生感到敬佩,便发动身边的人去帮助他。你一百、他五十……,就这样,沈海的学费有了着落,沈海的生活费有了着落,虽然这些钱对于背负着近二十万债务的沈海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可大家的这份热心,让沈海很受感动,在沈海的微博上,看到的不是他怨天尤人,而是对社会的感恩,对爱心人士的感激和对自己自强不息的鼓励。

      沈海表示现在他什么都不想,只有两个心愿,一是就算再难,他也会继续完成学业,用优异的成绩去回报社会及回报曾经帮助过他的爱心人士。二是希望父母能够早日治好病,一家人健健康康地生活在一起。

      图:沈海在照顾母亲。

(记者 王玲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